第171章 秦潇冉的安排

秦潇冉又补充道:“另外,密切关注朝堂动向,尤其是三司会审的进展,一有消息,立刻向我汇报。还有,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我与齐王府的关联,这关系到整个莲花楼的安危与计划成败。”

“是,堂主。” 掌柜应了一声,快步走出后堂,消失在黑暗之中。

秦潇冉独自坐在昏暗的当铺内,思绪万千。她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和各方势力的较量,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但为了父亲,为了齐王府,更为了莲花楼的大计,她必须孤注一掷,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小心周旋,寻找那一线生机 。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御书房内,皇帝正眉头紧锁,审阅着三司呈上来的关于太子与齐王案件的初步调查结果。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疲惫而严肃的面容。

皇帝的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谢六白天的话语:“当初福王回京之路的确一路都有刺客,但未曾表露身份与背后指使之人,皆被罪臣斩于刀下。罪臣自与邀月郡主有婚约后,确实与齐王府来往密切,但齐王府上下确实未曾在罪臣面前表露过不臣之心。”

从谢六被押回天牢后,皇帝就没出过御书房,屏退左右,已经思考了一整天。

直到此刻深夜,他已经确定,太子饲养死士、擅换城防、意图不轨的事是肯定的了。至于齐王,他其实不太在意齐王到底做了什么,对皇帝来说,没把太子教好,齐王就已经死不足惜了。

皇帝如今对太子、阜阳王皆失望矣。其自幼疼爱二子,视若珍宝,而今痛心疾首,被背叛之感几近崩溃。然皇帝实不忍处死二子中任一。其深知以太子之性,若日后登基,阜阳王或可存生;然以阜阳王之性,若其登基,太子必无活路。皇帝不舍杀之,亦不舍其未来相残。一时之间,皇帝陷入无尽之纠结,难以自拔。

皇帝徐徐起身,步履沉重,于书房内往复徘徊。他凝视着墙上高悬的祖宗画像,低声呢喃:“列祖列宗在上,朕究竟该如何抉择?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秦家陷入如此困境?”其声微颤,饱含无尽的无奈与痛楚。

良久,皇帝止住脚步,眼眸中闪过一抹决然。他端坐于书桌前,铺开宣纸,执起毛笔,开始书写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