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面对群臣议论纷纷,李世民力排众议,终使报纸之事得以顺利推行。
更令长孙无忌等重臣拟制相应律法,为报纸正名,以示朝廷对此事之重视。
新出律法言明:除了《大唐报》之外,其他报纸不可刊登关于朝堂的任何事,不可妄议朝政,否则按律处置。
除此之外,其他报纸要经过东宫审核之后才能发行,否则关门歇业,还要被处罚。
如果屡教不改,那就以煽动民心的罪名下狱。
五姓七望闻得贞观新律出台,心中不由愤懑难平。若依此律行事,世家大族昔日之权势必将大打折扣,那些精心编纂的家报,又何以彰显门第之尊贵,传递宗族之声望?
诸世家闻此律令,无不咬牙切齿,对那提议之人恶语相向,谓其心术不正,行径卑劣,实乃丧尽天良之举。
如此一来,往昔之荣耀与特权,恐将随风而逝,留不下半点痕迹。
九月金秋,稻谷丰盈,又是一年好光景。《大唐报》首刊问世,内载朝廷政令,既有官方文书之庄重,亦不乏通俗易懂之解析。
报中更列各地新粮之亩产,详析其增减缘由,以供农人参考。
另有多位学士献文,或探讨学问之精微,或争鸣思想之异同,一时之间,文采飞扬,议论纷纷,蔚为大观。
《大唐报》所用纸张,皆出自泾阳县,此乃李世民对泾阳之恩赐与回馈。
此报售价低廉,仅需一文钱即可购得,故而广为流传,无论市井小民还是乡野百姓,皆可手执一卷,品读天下事。
李泰曾撰文论及重力之奥秘,此文一经刊出,便在士林间激起轩然大波。
诸多饱学之士纷纷斥其为狂妄悖理之言,盖因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圣哲皆未能窥探此等天地至理,而李泰不过一介少年,竟能有此独到见解,实令众人难以置信。
然而,亦不乏有心之人,依循李泰所述之理论,亲自动手验之。
虽时值彼刻,度量衡之精准尚难与后世相比,误差难免,然大体而言,实验所得竟与李泰之论断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