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煤气罐的军事化应用

林教授微微一笑:“独先生,国家对优质企业一向不会吝啬支持,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商议。”

新的研发中心迅速成立,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进行设计和实验。

实验室内,技术员正在对一款新型煤气罐进行高温耐压测试。突然,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测试数据出现异常。

“怎么回事?”李慧敏急忙赶到现场。

“罐体在模拟爆炸冲击中发生了细微裂纹,无法达到军用标准。”技术员无奈地说。

独孤小生闻讯赶来,查看了现场数据后说道:“问题可能出在罐体材料上。换用一种更高强度的合金,同时优化结构设计。”

这时,林教授走过来:“独先生,不妨试试‘欲擒故纵’的策略。我们先调整目标,攻克易实现的技术难点,逐步完善整体性能。”

按照林教授的建议,研发团队首先攻克了罐体的轻量化问题。他们采用新型材料,大幅降低了产品重量,同时在接口处加装可替换的缓冲装置。

林教授点评道:“这就像‘借尸还魂’。我们借用现有的民用技术框架,将其重新包装成军用产品,降低了开发风险,同时提升了实用性。”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团队又突破了耐高压技术,并对煤气罐加装了智能监控芯片,能实时检测罐内压力和温度,保障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