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疯狂扩张的代价

“李达壮,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解决方案。”慕容晓晓深吸了一口气,尽管心中已经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但她依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线生机。

“我会尽快安排方案。”李达壮的语气透露出无奈与沉重,“但我们可能需要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决定是否继续保留部分扩张项目。否则,一旦融资停止,整个公司的运转可能会完全停滞。”

挂断电话后,慕容晓晓靠在办公室的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回响起自己当初提出的扩张计划。那时,她满怀信心,以为凭借公司的资源优势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都过于理想化。市场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公司所面临的竞争,也比她想象的要激烈得多。

“或许,我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低声自语。

与此同时,外部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加大。原本公司所看中的几个新兴市场,因其不成熟的经济体制、复杂的政治背景以及当地竞争对手的强势介入,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投资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和过于急功近利的扩展计划,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损失和品牌声誉受损。

甚至有传闻称,某些竞争对手已经提前察觉到了公司的资金链问题,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挤压市场份额,不仅在产品定价上大幅下调,还在公关和广告上加大了投入,迅速夺取了原本属于公司的部分客户群体。

慕容晓晓与几位核心高层在紧急会议中讨论了这些问题。张鹏程,一位负责国际市场的高层主管,神色凝重地说:“晓晓,国外市场的扩张成本已经超过了预期,我们不仅失去了市场份额,还因为战略失误,导致了一系列客户的流失。现在,我们面临着产品滞销和库存积压的问题,情况极为不妙。”

“我们能做什么?”慕容晓晓看着他,声音平静,却透出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我们必须考虑削减部分不必要的投资项目,尤其是那些远期回报不确定的市场。”张鹏程的建议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击公司的痛点,“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目前看来,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短期内止损。”

“你说得对。”慕容晓晓目光沉静,语气却带着一丝疲惫,“但如果削减扩张项目,意味着我们无法完成预定的市场占有率目标,也就无法维持股东的信心。那样一来,公司的未来将更加不可预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