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通过与当地的商人、官员、学者等进行交流,船队收集了大量关于海外各国的情报信息 。

这些情报信息对于明朝政府制定对外政策、加强海防建设、开展海外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第七次下西洋,明朝希望能够继续通过郑和船队收集更多关于海外各国的情报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

四.巩固统治

在经历永乐朝后,明朝在当时属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亚洲非洲的影响更甚。

许多文献中记载明朝为天朝上国,之外的那些国家统一为藩国,为臣。

实力方面毋庸置疑,文化方面更是吸引无数国家学习。

那么作为统治者,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自然是要向这些周边国家宣扬一番,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展现明朝的强大国力和威望 。

——————

宣德五年六月,一切准备完善后,五十九岁的郑和从南京龙江关启航,开启了第七次下西洋,同时也是他最后一次...

那么我们就再跟随郑和走一次下西洋过程吧!

依旧是熟悉路线,抵达占城,一番外交,宣扬国威。

离开占城后,船队继续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随后到达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

郑和船队在爪哇进行贸易活动,与当地统治者交流,加强了明朝与爪哇的友好关系 。

离开爪哇,船队驶向苏门答腊(今属印尼),郑和船队在此开展大规模贸易活动,用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换取当地的香料、珠宝、药材等商品 。

同时,郑和在苏门答腊建立官厂,作为明朝船队在海外的贸易和补给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明朝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活动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