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还有九位弟弟分别是:
—郑王朱瞻埈,他性格暴躁,曾多次因小事惩处官员。
就因为这臭脾气,被明成祖朱棣教训过。
不过,朱瞻埈后来变了很多,没有参与谋反,安稳过日子。
—越王朱瞻墉,他一直没就藩,留在京城。
1439年去世,年仅35岁,也没留下子嗣,所以封国被撤销。
蕲王朱瞻垠,但他1417年就去世了,年仅19岁,同样没有子嗣,封国没了。
襄王朱瞻墡,他很受明仁宗和明宣宗喜爱,多次被委以重任,这个人物也很重要。
荆王朱瞻堈,他先是在江西建昌就藩,后因嫌当地条件差,奏请迁到湖北蕲州。朱瞻堈曾强占民田,被弹劾,明英宗朱祁镇没怎么处罚他,1466年去世,享年75岁。
淮王朱瞻墺,他去江西饶州就藩,在封地没什么大动静,1450年去世,享年46岁。
滕王朱瞻垲,他1439年就去世了,年仅22岁,没有子嗣,封国被撤销。
梁王朱瞻垍。他1441年去世,年仅30岁,同样没有子嗣,封国被撤销。
卫王朱瞻埏,他自幼体弱,1439年去世,年仅20岁,没有子嗣,封国被撤销。
...
其中,襄王朱瞻墡这个人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
他是仁宗嫡三子,从就与朱瞻基关系极好,宣宗朱瞻基更是对其极为信任。
宣德三年,北方的兀良哈部时常侵扰明朝边境,对明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为了打击兀良哈部的嚣张气焰,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明宣宗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前往北方边境巡视并应对可能的军事威胁。
那么此时在皇帝离开京城期间,需要有人代理朝政,以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虽有太子,但此时朱祁镇仅仅三岁,显然不可能监国,于是,朱瞻基便想到了他的三弟,襄王朱瞻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