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字是韩馥取的,韩馥当时说:“《礼记》曰:‘诚则明矣’,吾儿,今为父为汝取字‘则诚’,望汝今后心中一片明亮。”
心中暗自嘀咕,自己曾经的名字叫韩诚。
原身叫韩明,字则诚,名字有些许变化,但姓没变。
“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以后自己就叫韩明韩则诚吧!”心中想着。
从记忆中得知,原身韩明是韩馥独子,从小深受韩馥夫妇宠爱。
所以韩明从小不爱看书,也不好习武,每日就是吃喝玩乐。
尽管韩馥请了不少名师教他读书学习,但他还是一样不思进取,什么也学不进去。
最终韩馥无奈了,只能听之任之。
如今天下已经有了乱象,韩馥一直希望这个独子有所作为,但韩明依旧我行我素,这让韩馥有些心灰意冷。
但毕竟是独子,无论韩明如何胸无大志,韩馥还是要为韩明谋划的。
如今韩馥身为冀州牧,冀州除了渤海外都听从韩馥号令。
虽然说冀州有着黑山贼横行,但如今的冀州还算稳固。
在冀州,韩馥任用了一大批冀州人才,实施了不少利民之策,冀州文武也对韩馥的统治极为满意。
而韩馥也明白,大汉已经不复当初,威严不在,如今已经有了日落西山之势。
各地乱象频生,诸侯割据,拥兵自重。
如今他是冀州牧,要为韩家谋划谋划。
但他也清楚,他老了,如果他的独子一直不争气,那这冀州他经营得再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也是他如今最头疼的地方。
“则诚,你怎么看?”这时候韩馥忽然上前一步看向韩明,沉声问道。
他想看看自家儿子的想法。
“则诚要是有雄心壮志该多好!”韩馥心中一叹。
“啊?父亲,孩儿以为,今讨伐董卓是大势所趋,我冀州也不能置身事外,当随天下豪杰共讨董卓也!”韩明见韩馥上前一步,回过神来,身子微微一震,赶忙扬声说道。
“嗯?则诚竟然也懂大势?”韩馥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儿子,微微点头,心中暗忖。
但他还是打算多问问别人的意见。
“诸公怎么看?”韩馥看向众人,大声问道。
小主,
“使君,当讨伐董卓也!”众人附和道。
对韩明刚刚说的话,他们虽然心中有点惊讶,但还是不以为意,毕竟刚刚有人说过这话,这公子也是附和而已。
“府库粮草是否充足?”韩馥淡淡地问道。
“府库充盈!”闵纯上前一步回道。
“兵马可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