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设砖窑厂的规划

官途路远 森林之光 2638 字 1天前

春节临近时县委组织部的一纸调令把党政办主任马小倩从林山乡调到了县政府办。

由于县长柳如丝到东川工作后,一直没有称心如意的秘书,自从上次来到了林山乡调研以后柳如丝发现了党政办主任马小倩比较适合给自己当秘书。

组织部部长夏广和得知县长柳如丝有意想让马小倩来当自己的秘书。

夏广和不敢怠慢将马小倩叫到了组织部进行谈话征求意见,原本柳如丝的本意也是先征求一下马小倩的本人的意见。

马小倩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说考虑两天给答复。

回到乡里的马小倩第一时间就将柳如丝想让自己担任秘书和与夏广和谈话的情况告诉了路远,也是想听听路远的意见。

路远一听这是好事,打心里为马小倩高兴。

从心里完全支持马小倩去县里,毕竟这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马小倩的心态却是异常的看淡。

最终路远还是说服了马小倩,因为路远清楚柳如丝是位好领导,值得去跟随服务。

这天夏广和再次来到柳如丝的办公室汇报马小倩的事情时,听完了马小倩的情况,

柳如丝忽然转换话题的说道:夏部长路远这个同志你了解多少,上次我与路远简单的沟通过,路远这个年轻人还是有很多想法的,其实我也一直有一个想法,东川的发展是不是考虑从人的问题上下点功夫,使干部年轻化,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用起来。

听到柳如丝的这个想法,夏广和心中一喜自己的想法与柳如丝不谋而合。

县长就是县长,一语道破的看出了东川发展面临的问题。

这才想到今天柳如丝为什么和自己谈话的用意,在用人的问题上夏广与柳如丝是统一的观点的。

但清楚自己这个组织部部长虽然是管着全县的干部,其实在很大范围上都是宋大明说了算,自己这个组织部部长也是绞尽脑汁的去圆很多事情。

当然宋大明也很清楚夏广和的这些圆滑之处,适当的时候也会让夏广和用一下自己的人,事做满了,不一定是好事,这也就是宋大明的高明之处。

今天既然柳如丝说出了自己在用人上的意见和建议就意味着两人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下一步该怎么去默契的配合才是重点,更不能让宋大明心生疑虑,

宋大明这人疑心本就很重,两人在谈话的过程中县长柳如丝与组织部部长夏广和的关系无形之中也拉近了很多。

林山乡政府上下的人得知马小倩要去做县长秘书,有人高兴有人忧,毕竟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

杨不起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很吃惊,自己竟然在不知道的情况的情况下,自己的党政办秘书就调到了县里担任县长的秘书,

带着疑惑拨通了东川县一哥宋大明的电话,听到宋大明威严的声音传来杨不起一脸讨好的说道:书记您好!

宋大明也习惯了杨不起的这番态度,缓和的问道:怎么了老杨?

杨不起不敢耽搁卖关子直接道明打电话的来意:对于马小倩做柳如丝的秘书这个事情,组织部部长夏广和也向宋大明汇报过过,

作为县长想选自己的秘书这个事情还是县长说了算,

毕竟是县政府的事情,即使宋大明在东川县再狂妄自大,也不能连县长选秘书的事情也干涉,

所以宋大明自然是没有意见,毕竟县长选个秘书影响不了自己什么。

从县委书记宋大明的电话中没有打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觉得自己的这个电话有些唐突,又联想到上次柳如丝来到林山乡的调研,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马小倩调任县府办担任县长的秘书最高兴的自然是路远、石爱军、孙文涛等人,

这些人平日里与马小倩的关系较好,还有平日里与马小倩关系较好的一些同事。

马小倩在林山乡本就是党政办主任实职副科,马小倩的调令也是实职副科县府办副主任兼任秘书科科长,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县政府的领导。

对于一辈子在乡政府工作的人来讲算是进城工作了,要比窝在穷乡僻壤的林山乡更有前途。

在杨不起的授意下,林山乡为马小倩组织进行了送行送别宴,这也是必要的礼节。

今天的饭局主要围绕给马小倩送行,党政班子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到齐,马小倩坐在了杨不起的右边左边是乡长范长明,路远坐在了最下手。

因为路远是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也是非党委委员,马小倩看着这些朝夕相处这么久的林山乡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