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便是自甘堕落。”杨廷和站起来,一句话按住了蒋冕,“录科的榜单如何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在这里。”蒋冕拿出抄录下来的内容。
杨廷和和毛纪看了起来,朱厚照的那套“大义凛然”的开篇,又一次把朱厚照自己从“无德”之中摘出来。
皇帝说,是吏治败坏导致的宁王造反。
所以朕决定整顿吏治。
怎么整顿?
将吏员世袭,改为增补录科,并且赐予考中录科的底层读书人们,可以参与治国理政,分享权利,并且是每年一录。
这么一来,录科三年近千人,正科才录取两三百人。
然后,录科之中,考核三年两最的家伙,就可以升官,正科还不一定能中。
那么几年之后,录科朝臣,将全面跻身朝廷,录科就可以变成正科。
“这是在动摇天下读书人的根基啊!”毛纪大骇,“不行,立刻派人去撕了榜单。”
“既然发了,必然是有人看顾。乱撕格杀不算,估计还要按通逆处理,现在江彬的锦衣卫,就在附近吧?”杨廷和说出了猜测,毛纪脸色凝重。
“为国选才,冠冕堂皇,陛下手握大义,又这般跳脱,却切中要害,你我接下来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杨廷和已经品出来了。
朱厚照的手段,就是大义开头,利益下放,然后把自己高高挂起。
他是皇帝,身份就是大义,想要压他,也必须用大义。
而这个大义,就是法理,法理来源就是祖制。
因此想要革朱厚照,就必须用祖制。
而用祖制……
杨廷和看向蒋冕,蒋冕想到了什么也看向杨廷和,同时露出了惊恐表情。
此局有诈!
祖制?
呵!朱厚照,最不怕的就是祖制!
了不起拉着文官们,玉石俱焚,一起玩北制嘛!
横竖他还是大明皇帝,但是文官辛苦百余年取得的特权,也就烟消云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