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淮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海寇不堪一击。吉囊那边暂时安定,他想要看朕在开平卫打得怎么样,如果这一仗我们能赢得漂亮,九边也就能很快安定下来。如果咱们打得不怎么样,那朕就得想办法安抚吉囊,再跟博迪打一仗。倘若败了,那九边就得做好持久战。”
朱厚照召集大部分还在身边的义子,指着军事地图说:“你们也都是九边的勇士,觉得这一仗怎么打?”
众人面面相觑。
自打朱厚照彻底控制北直隶之后,大明的战术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从原本硬刚,到现在的铳炮骑步四军结合,虽说他们已经适应了相关的战术,但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尝试和几万人鞑靼军队,打正面战争。
这可不是花当那种可以在群山之间打你埋伏的战役。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打仗,打得只能是综合实力。
众人冥思苦想,更多其实还是对大明现在的军队素质的不自信。
毕竟镇国府之外的军队……
有一说一,能打的就剩下九边一批将门家丁跟镇国府精锐了。
朱厚照梳理了一年,喂了一年经验的镇国府军队,其实是仗着朱厚照主导的高炉技术进步,所带动的装备进步才形成的战斗力。
实战经验,还是不够。
磨合程度也还是不够。
所以朱厚照亲自来到独山堡督战,就是想要给镇国府军队再喂一波经验。
不论胜败,这场仗都必须打。
打完,心魔也就破除得差不多了。
什么蒙古无敌?哼!一汉当五胡的时代回来了!
“陛下,此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只要挑一个晴朗的天气,直面蒙古人。
中间使用重炮,两翼和前后摆好虎蹲炮,以及部分铳手。
然后利用我们的重甲步兵和斩马刀,重现玄甲军的恐怖威仪,一切也就解决了。”
还说什么?
直接打就是。
遇事不决,火力覆盖,敌人再多,也得在平地跟咱们硬碰硬。
够硬,那就赢,就这么简单。
朱厚照沉默了一下,抬起头看向众人:“直面察哈尔部的士兵,斩杀一个察哈尔部士兵赏银一百两,其他部落士兵,赏银八十两。除了贵族之外,余者不要俘虏。传下去,敌人举兵三万,北方三百万两白银放着,能不能拿到手,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