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王艮与王守仁论天下四民

过分强调“己”,反对朝廷调控理念,现阶段来看,感觉有点偏向于小布尔乔亚的思想。

不过想想他现在经商发财了,利己思维过重也就释然了。

当然,相较于以前是有突破的。

另外他虽然师从王守仁,但他并也不认为“家、国、天下”可以完成统合。

他认为必须“国、家、天下”才能进行统合。

对于朱厚照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表示了不屑。

毕竟他就是灶户出身,对于朱厚照一边喊家国天下,一边要百姓效死,再联想自己小时候家里生活窘境,父祖煮盐被各种贪官污吏欺压,根本不觉得肉食者能看得到下边情况。

所以,他认为:“家国者,上以忠义贿匹夫而夺安身根本也;国家者,下以热忱保国而立本正业也。”

意思是,家国天下,上层用忠义洗脑百姓,却夺走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强调家国天下就是压迫百姓的症结。

而国家天下,匹夫都会热忱保国,因为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王艮是个很接地气的人,站在他的出身阶级来看,一下就看出来国家和家国区别。

所以虽然还在跟着王守仁学习,但他已经敏锐察觉朱厚照的改革,对于国内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只是缓和。

王守仁对于这个弟子,那是相当的头疼。

“四民疏你看了吗?”王守仁问道。

四民疏,就是在孔庙公布的《论四民疏》。

“肉食者为保家业,以此贿民之言,我只记得两句:士为有识者,明理曰士。

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活。是故农工商皆本业也,但却不可过阈,农阈五成、工阈三成、商阈一成,士阈一成则天下安。”

王艮淡淡回答:“但阈值非绝对,国知民生,累慢世俗,不可过分强调阈值,否则世代累积,则世家重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艮赞成“士为有识者”这句话,因为他是灶户出身,父亲从商,他也靠开中法废除为折色法,趁着淮商大兴的时候经营起来,家中资产也多了起来。

所以,他是商人身份,因此他赞同朱厚照的“士为三民之优者”,将所有官宦拉到民这个概念上。这对他有利。

但他反对阈值的概念,如果朱厚照的思想被篡改,极有可能导致财阀、世宦、学阀的诞生。

上层垄断一切,底层得靠上层施舍吃饭。

等于掐死社会流动性。

王艮能看出来,不代表王守仁他们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