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了,是为了赋税。”
“没错,就是赋税。那么朕在来东南之前,你在南下路过武昌的时候,看到了从江西运过去的银两物资没?知道朕为什么要拆了湖广,然后搞一个西南大开发吗?”
面对考校,朱厚熜思索了一下道:“是为了切断湖广和江南的联系?”
“是也不是。”朱厚照摇了摇头,“湖广和江南联系本来就是千丝万缕的。太宗时,江南有传言,苏湖熟,天下足。
最近一段时间,你应该在安陆州经常听说,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这意味着什么?”
朱厚熜怔神:“因为粮产的增加?不对,是……江南这边产粮不足……”
“对,产粮不足,那么为什么产粮不足?”
“织造。”朱厚熜想起了自己入城之前,看到的南京附近,大量的织户,已经开始筹备春蚕养殖了!
“聪明,就是织造。粮退,桑进,只因为丝绸利益最高,而且伴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有钱人一多,要靠什么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丝绸作为最古老的奢侈品,没人会放弃他的诱惑。”
朱厚照笑吟吟的说:“而织造,偏生属于民生的一种,所以大明的织造赋税,可以说是历代最低,并且允许商人用折色冲抵。那么什么折色最有用和价格最低,并且最能被文官上下其手瓜分呢?”
“粮食、银钱。”朱厚熜毫不犹豫。
“错了,是土地。”朱厚照摇头,“土地才是根本。当你有了土地,你可以用田皮田骨的方式拆分土地的所有权。你先租给桑农种桑,但因为本地需要负担税赋,那么这笔税最开始你可以交,但你肯定不会白白受损,于是你在桑农桑树长大之后,开始加租。对方为了防止自己多年收益损失殆尽,只能忍受你的盘剥。
直到入不敷出,或者一场大旱、大涝,导致毫无收成。
最开始,佃户卖儿女给你当家奴,接着他找你借高利贷,当最后还不起了,他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彻底沦为你的附庸。
二,逃亡。
然后,拿着土地的人,旱涝保收,租佃土地的人沦为附庸,而拿着土地的人还不用上税,于是地方官为了保住自己的政绩,他开始将富人的税转移到自耕农、小地主身上。
终有一日他们破产,沦为佃户或者逃亡,然后大饥荒席卷天下,王朝末世,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