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背后,可是两浙海商的推动,这几年浙东人一直推动刘伯温复爵的事情。
正德八年的时候,朱厚照已经给加刘伯温加太师了。
就差一步,就能将担任处州卫都指挥使的刘瑜重新推回世袭罔替的爵位上。
历史上他们也做到了。
刘瑜成为了新一任诚意伯,愣是在除爵将近百年之久光复,一直传承到明末。
但这也建立在大明对东南失去了半数以上控制,嘉靖不得不跟东南妥协,光复了一批太祖、太宗朝除爵的勋贵,来换取居于东南的勋贵家族支持。
这一次刘瑜来找,徐鹏举召见,两人会面。
“不知道刘老弟这是来做什么?”徐鹏举装作不明所以。
刘瑜干笑,哪怕他年纪都快大徐鹏举两轮,但对于徐鹏举称呼他为老弟,也不敢反驳:“国公,这不是说了嘛,我是来给您送一单大生意的。是这样的,最近朝廷不是在搞什么期货吗?这粮价水涨船高,不知道国公有没有意思?”
“这事啊。”徐鹏举捋了捋唇边两撇胡子,“浙东的粮价能比江苏的高?”
“哎哟,那可不是嘛!浙东现在一石的期货,都涨到了六两银子了。”
“六两!!!”徐鹏举直接惊了。
苏州现在也才堪堪四两出头,应天更是只有四两,你们浙东能这么高?
“与您说,是这样的……”刘瑜小心解释起来。
原来浙东商人手中有大船,他们能从吕宋、南洋运来米粮,一石米的价格更是只要五分银子。
所以他们想要从吕宋转运来一批,到时候镇国府来收购的时候,每亩地多安排一石米,那这样纯利到手不就有六十倍利了吗?
百分之六千!没人能拒绝!
因此浙东商人联手炒高了粮价,妄想以此来逼迫朱厚照捏着鼻子认账。
另外为了保证利益不受损,他们就得运来粮食做兜底,反正他们自认为坐庄,吕宋一石才五分银,只要能卖到三两也是血赚。
但需要销售点,比如魏国公作保之下的整个江南市场。
只是这件事很难处理,尤其是朱厚照的船在海外盘亘,所以浙东商人想要在南京找个保护伞。
这不就找到了魏国公。
正好刘瑜打算进京造势,给自己看看能不能重新续上诚意伯爵位,顺道就帮着浙东商人找徐鹏举了。
“这件事,不好办啊!尤其是前几日,陛下才重申,海禁乃是国策,你们这么明目张胆的从吕宋运来米粮,实在是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