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商、残存地主们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他们才被朱厚照坑得血本无归,随后朱厚照又要动他们的蛋糕,可是不上不行啊!
朱厚照这是阳谋!
要是觉得不是,那就翻译翻译,什么他妈叫做《御茶》!
这是什么?这是广告!是天大的曝光!
只要被朝廷选中,成为二十二种其中一个,你这茶叶品种的价格,就能疯狂的暴涨!
你能不去?
傻逼才不去!
总之,江南籍官员一脸麻木,朱厚照的期货已经快玩死他们了,等茶叶御贡的二十二品类新鲜出炉,你就看着朱厚照会不会将之期货化吧!
炒茶?那能赚几个钱?
炒概念,那才赚钱!
至于北方官员更是无所谓,尤其是很北方的官员,他们那里真的不怎么产茶,全靠秦岭淮河以南和部分四百毫米降水线内的山陵之间,才会产茶。
所以茶叶基本上是南方所有省份的主场,北方也就勉强陕西的汉中、甘肃陇南、河南的南阳、山东的崂山,这些地方有比较多,能够形成规模产业的茶园外,其他的地方真的没有机会。
不过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的地位,在世界举足轻重。
朱厚照这一次要召开品鉴会,甚至将花茶列在其中,北方多少还是能分润一点的。
总之呢,布好了局朱厚照就就开始安排后续。
首先,《大明皇家茶叶报》新鲜出炉!
配合皇家书局,全国发行,开始写文章,像西湖龙井,武夷茶、碧螺春这种人尽皆知的茶叶品类,肯定得给点派头。
然后开始招标广告位:并且安排跑腿,画师,写手,先写一些人尽皆知的茶叶品类,再挑几个比较不知名的。
比如:朱厚照让人将安溪清水祖师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将铁观音的来历介绍清晰。
要知道,现在的铁观音,其实只是几十棵茶树,但早在一年前,朱厚照就开始安排铁观音的上榜。整个安溪群山之间,数以万计的山林,都被朱厚照花钱包圆,直接开始搞茶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