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厚照的学问,将成为天下正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什么时候见过祖师被黑的?
林俊感到深深无力。
朱厚照完成利益集团的更迭,如果你上车,就只能被淘汰。
为了子孙,林俊只能重新开始阅卷,忍着不适,将那些拍朱厚照马屁的人列在高分区域。
最后,五个官员勾勾选选,发到了朱厚照面前。
上上的,赫然是杨惇。
朱厚照愣了一下,杨廷和家里总能出厉害的小子吗?
不过转念一想又摇头,杨廷和现在算是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必要将捧杀了。
这个老头儿,是个嗅觉灵敏的家伙。
转头将杨惇的名字列在了北榜二甲第十。
然后吴承恩,真的十分简略,言简意赅。
列南榜状元。
中榜第一则是宗亲,朱厚照远房堂弟——朱厚煴,其父农部尚书朱佑枫。
很快,名单列好,张榜布告。
这一张榜单,不全是才能,而是人情世故。
凡是反对朱厚照推行教育新政的读书人,一律下乘。
凡是赞同的都上列靠前。
“陛下之决心,始于今科。”
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南榜二甲第十之后,年岁不大的杨惇叹了一口气,他已经能看清,皇帝接下来对于国家的执行政策是什么样的了。
“二哥。”杨惇还在感慨,老四杨忱跑过来,“三哥来了。”
闻言,杨惇转身看向笑容灿烂的老三:“如何?”
“赐同进士出身,任税务总局三级吏员,协助处理接下来的秋税事务,积累经历之后,明年外放为官。”杨恒老实回答。
“也就是说,明年你至少是个九品了?”
“嘿嘿,这不是税务署到处缺人嘛。”杨恒搔了搔头,“听说朝廷准备给地方税务厅、署临时征辟权利。
只要身家清白,并且精通算数,不管学历,就能协助干活。
然后一年之后,保举入皇家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再根据经验和学习能力,升任正式吏员。
我们这些人,接下来担子可不小,还得学很多东西,甚至包括搭建税务署的框架业务等等。”
杨惇颔首,再看看自己的进士出身,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得留在京中观政一年,干的事情也和你一样,都是案牍工作。就是不知道会分到哪里。”
“那得看二哥你选哪里了,或者干脆入都察院吧。”杨恒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
杨惇一愣,接着颔首:“晚些再说,归家。”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