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加上已经建设完毕的漠河卫,可以在南边升为漠河都司、就放在后世黑龙江省府就行。
然后吉林都司开府得差不多了,就等修完道路,就能开始跟进后续的布政司、按察司了。
这样一来,东北拆成了,顺化、辽宁、吉林、漠河、滨海、安江、北山,七个都司。
总人口,也就差不多四百万。
其中辽宁独占鳌头,有三百万左右各色族群,朱厚照花了大钱,开始砸辽中沼泽的开垦工作,效果斐然,就是死亡率可怕。
三成的各种原因死亡率,也吓得其他北迁人口,陆陆续续去往吉林开垦。
吉林山多,也就是野兽难对付,但面对全钢武器,准许佩戴弓弩的农兵,对付野兽也不见得有多难。
吉林人口已经破三十万,其中女真人占据多数,达到二十万,蒙古人有五万,汉人四万,朝鲜人一万多。
然后滨海都司,草创,总人口大部分都是蹭珲春卫的。
之后珲春归给吉林管了,滨海都司人口基本上就只剩下正在建设的海参崴,当然这个时候不叫海参崴,而叫永明州。
这里元代就叫永明城了,朱棣时叫做木阳河卫,现在被朱厚照正式定为永明州。
其中在册的汉人,只有八千,还是虚一半的,因为后续四千多人都在登莱。
当然,北面,也就是永明州上游就是明代奴儿干都司的双城卫。
那边是一群女真人居住,不过被国舅忽悠去了珲春,空了。
总而言之,别看朱厚照一个个卫所上,只有几百上千人,但这些人都是支撑大明对东北拓殖的根基,加一块形成合力,就能完成东北的统合。 紧致1V1言情
盘算完的时候了,张太后这边也没兴致,就说累了,要回去休息。
朱厚照只能送走她,然后想了一下,决定对东北的驻军,加军饷。
不然按照现在东北的物价,驻军很有可能必须依靠农垦放牧,才能生活。
这会严重影响战斗力。
“加东北七都司、北疆诸都司军饷至一角,开战加到三角,另有赏功。
九边诸驻军,军饷至五分,开战至一角,此法执行十年,以观后效。”朱厚照写完,就让下边的人发了。
边区的军饷,必须高于关内的军饷,否则凭什么让人去边区开垦卖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朱厚照很贼,加了十年这个期限,等于钉死了以后如果东北再无敌手,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削减东北军费了。
反正内,朱厚照抵达承德第一份镇国府军奏,就是增加边区镇国府士兵基础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