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员大呼,所有佃户喜形于色,乌泱泱跪了一地,朝着北面,学着戏文里的内容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活了!能活了!”李老三对着儿子们兴奋的说着。
……
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政令一下,东南士绅已经无法忍受了。
他们串联起来。
汇聚苏州、杭州、南昌。
“诸位,京中那群人,已经不是我们的同袍了。”
有人咬着牙,眸中似有怒火:“他们背叛了我们!”
皇帝下令关内推行摊丁入亩。
北方诸省因为一直是前线的缘故,所以军户相当的多。
而军户在肃州兵变和大同白莲教叛乱的时候,朱厚照亲自带兵过去犁地。
山西、陕西地主基本上都臣服了,摊丁入亩,他们就选择卖掉土地,并为乡镇户,开设公司,开始做生意,赚移民的钱。
他们是有退路的,而且还是天大的退路。
毕竟单纯粮食农业在北方,已经开始出现负收益了。
他们还需要负责比东南更大的耕地红线,保证大明北方扩张,经济作物是几乎没有种植的空间。
没有种植经济作物,就没办法缓解单纯种粮食,无法回本乃至赚钱的损失。
现在朝廷愿意买断兜底,那何乐而不为?
但东南没有啊!
他们现在是人口净流出地,土地虽然有,可是因为本地的手工业雇工成本上涨,海外贸易受阻,耕地红线等多重压力叠加,现在再来一个摊丁入亩,总资产百分之二十五的算缗,等于彻底堵死了他们的活路。
要说钱,朱厚照有钱,可他宁愿投资北方。
南方也就只是在福建的戴云群山之间开设茶山,布局未来。
“摊丁入亩,事情不大,我们只需要明年转租出去的时候,提升租金就可以解决。
小主,
可是乡镇百姓他们看起来缴纳很多,可是乡镇可以进行兜底和通过做工补充。
而我们这些民户,很多产业做不得。
被划定经济作物的部分,多是安排给乡镇做指标,而我们这些……是没有一点指标的!还得跟他们买!”
是的,东南这边,为了保证耕地红线,朱厚照对东南经济作物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嵌套。
利用南京国营企业的能量,对所有东南乡镇下订单。
每个乡镇分到什么农作物,种什么,南京国营企业给你指标,但你怎么通过指标变现不管你。
反正耕地红线不仅对乡镇压着,还对民户地主们压着。
他们本来在期货市场亏损严重,好几年没有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