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借着为国为民,谋划更大的政治利益。
朱厚照设计经济体系,注定了皇帝控制大量国有。
如果皇帝不奢侈,国企后续发展能有一个良性,内阁的权利,注定不会被行政系所有官僚一起推举放大。
但如果国企占有大量资本而无法产生效益,还需要朝廷进行兜底,各行各业汇聚起来的行政系官员,一定会想办法瓦解皇权对于国有企业的控制。
这是资本阶级走向成熟期的必然。
也因为资本具有封建性而导致的。
毕竟中央集权制度,本身就是需要逆资本化的。
资本只能成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工具,可以用,但不能影响我的意识形态。
但地方新兴资本阶级,也必然会壮大,谋划政治体系,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
尤其是,朱厚照钦定这个时代为:天下中央封建制。
中国依旧保持中央集权,四周进行封建分权。
但经济上进行紧密合作,也会导致大量四周过剩资本,回流大明,有可能会将大明变成阿美。
金融资本化,脱实向虚。
但不管如何,现阶段,杨廷和他们被朱厚照一通炮制,眼界开拓了不少,但依旧受到历史局限,骨子里是厌恶“商贾”的。
接下来,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都是朱厚照需要进行把控的。
总之,杨廷和与张璁这一番谈话,基本上就是视为,泛内阁行政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张璁也不傻的。
他虽然被骂幸进之臣,政治上形成了孤立。
但眼下整个国家执政体系,被朱厚照梳理成这样,谁也保不准这些官位,哪天就没了,因此张璁也需要政治同盟。
而内阁,就是整个九部九卿地方行政体系的政治同盟。
大家聚在一起,才能报团取暖,共同应对朱厚照安排的贵族官僚化的都察院,和军事、经济掌握一体的皇帝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