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正德二十年十二月

正德二十年,十二月。

南京下了雪。

朱厚照看着各地送来的报告,面无表情。

天越来越冷了。

这五年下来,各地上奏的冻馁饿死之人,算是少了很多。

当然,官场和民间的问题依旧很多。

“陛下,应天府人口普查数据送抵。”

朱厚照闻言拿来,打开一看。

应天府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只剩下五十万,直接被朱厚照用了五年时间消掉了一半人口。

当然因为这番瓦解,应天府的人均耕地亩数上涨到了十二亩。

不少了。

“江东省的人口普查。”

张品看了一眼外边送来文书的小太监,招呼了一下拿来给皇帝看。

“江东人口……六百四十万,还是有点多啊。”朱厚照咂舌,“江北一百四十万,江中一百六十万,江南足足三百四十万。江南人口还要想办法迁徙离开一批。”

“陛下,江东的人口已经从一千万跌落至六百四十万,已经少了不少。”

“那也得浅,江东总人口必须在明年,只剩下五百万人,江南得调走一百四十万人。”

朱厚照脸色沉重。

苏锡常加上海州、嘉兴府、湖州府,总共五府一州,愣是有高达三百四十万人,简直太多了。

朱厚照只能留下两百万,剩下的一百四十万必须迁走,北上或者去西南。 扶摇九霄传

“继续推进耕地红线令,将江南五府一州的本地人均耕地红线推到每人十亩地。多出来的人,全部迁走。另外,加大本地的兵源征募,分散瓦解。”

朱厚照拟定主意,就地开始安排。

上耕地红线枷锁,只要各地有余丁的人口耕地开垦红线不足,无法负担,就必须增补耕地红线的欠税。

落实到个人就是,一户二丁,必须跟皇帝佃租二十亩地,不够的要么交租,要么分家。

毕竟眼下朱厚照发无息贷款给乡镇,用乡镇的名义去北方进口耕地黄牛发下来,几乎每个乡镇都存了不少耕牛,耕种的时候能省下很多的人力。

一户一丁也能负担,甚至只要一个半大小子会驱使牛去耕地,就能快速耕完一块地。

生产力的进步,已经不需要本地继续保持一户二丁的习惯,当然更多多余的人口,必须想办法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