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铁路先修和后修,利益差距可是巨大的。
所以博迪被架着,就跟阿赤赖吵了起来,之后又打了起来。
俺答顺着博迪意有所指的地方看去,同样看到了一个两百斤的胖子,头戴纱布,面带黑色叆叇,左臂挂着竹板石膏正骨后的阿赤赖,不由得心惊。
这是多大仇多大恨,给打成这样。
不过俺答也看出来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现在顺化蒙古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局势上更加符合大明的未来。
俺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一下博迪皇帝召集的意思。
博迪似乎也知道因由,喝着酒说:“这里造了一座桥,横跨武清河,所以请咱们来这里是看通行的。”
“什么桥?”
“好像是公铁两用桥,就是上边能走车马人,下边能走火车的桥。”
“喏,就是那座。”
博迪指着远处,最后完成揭幕的大桥。
钢铁架构,横亘武清河两岸,长达三公里。
这座桥其实不算大,但这座桥建设耗时只用了一个月,这就意味着大明造桥技术的全面发展,领先世界,往后建设跨越河流的桥,也能缩短很多工期。
伴随着喧天锣鼓和喝彩不断的舞狮揭幕仪式,蒸汽鸣笛由远及近,牵引着十几节车厢,从北方驶过了整座大桥,并且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停下。
“诸位,请随我上车。”
銮仪卫指挥使朱睿烮出现,招呼文武勋贵上车。
长龙一般的火车,特地增加铁皮,进而拱成的流线型车头,像个子弹,然后顶上冒出一个烟囱头。
烟囱下边是蒸汽室,二十四个进气口,增加导管回流,保证每一次蒸汽至少环流三次,更快加热,也帮助火车的牵引拉力增加。
朱厚照是不怎么懂科技,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
以前看新闻的时候,可没少看大牛们科普流线型对火车的重要性,所以朱厚照直接拍板,一步到位,最新一款火车,并没有采用西式公园小火车头,而是直接增加铁皮和铆钉,打成子弹头。
这样一来,这款正德二十二年火车头,理论时速能达到一百六十公里上下,但运行时速只会压在一百以内,通常的话就是七八十的样子。
因为一百以上,露出来的烟囱很容易受到风阻而损坏,维修还是很麻烦的。
“啧啧,这火车,真是奇迹。”博迪感慨了一声,更是让俺答感觉到了绝望。
身处顺天府,他无时无刻不再感受大明的变化,正在朝着一个他从未想过的世界大踏步前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