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拍这段,朱厚照可是把留了一年的胡子给剃了,让自己看起来年轻气盛。
戏继续,歌也起,配乐更是此起彼伏,包括但不限于军乐、征战、礼乐、跟群臣拉扯等。
然后李忠在朱厚照的鼓励之下,开始崛起,训练有素,向往美好。
“陛下说:他一亩就收一点税,多了一定是下边欺瞒他,若是有知悉,可以写密奏上陈。军中也一样,我发现了间谍,虽然是我的结义兄弟,但……但为了大明的美好未来,我只能……”
第二天,李忠去劝结义兄弟回头是岸,但对方不听要赶走他。
接着结义兄弟被逼迫,要杀李忠。
李忠不知赴约,结果在最后,兄弟被他刀了。当然了,这是兄弟自愿的。
因为自愿,所以李忠爆发,格杀了三人,被路过的人发现,然后上报被抓。
接着进入审讯环节,这一段没有出现东厂和锦衣卫,而是军法官的审判现场,展现了一个严格,不枉不纵的剧情。
甚至这件事引起了朝堂文官的反弹,认为丘八自己领导军队不行,不然你看怎么会发生这种凶杀呢?
然后后边加上叛党贿赂文官的画面,反派给坐实咯。
最后,这件事又被皇帝截胡,他沉着分析,冷静判断,然后亲自带人乔装,调查到了结果,就把李忠放了。
但因为杀人,导致皇帝最后又不得不决定将他外放。
李忠被迫离开皇帝的亲军,前往边塞,当前线兵马。
接下来就是历练,全是李忠的剧情。
他通过努力学习,锻炼,与人为善,始终铭记皇帝的“大同理念”,纠正自己带的小队作风,敢打敢拼,坚决不同流合污,甚至在一次外族入侵过程中,主持军队的文官投降、监军太监战死、他被残兵三百推举为首领,死守边关小堡——胡川堡。
以兵书、战策、以及皇帝的教诲作为指导,发动百姓主观能动性戍守城池。
自己带着三百人不仅击败来人,还杀入敌营,将带路文官三刀六洞,祭奠死去的兄弟在天之灵。
而也是因为这件事,导致李忠被计为,斩首三级。
然后这个城池都丢了。
毕竟李忠也知道敌人会报复,所以带着城市百姓逃入关内。
于是,胡川堡一战出现了滑稽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