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大明一直通缩中

留给关外的就是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存在银行,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草原金券。

而本地人贸易并不多,朱厚照又对盐、茶、以及基础口粮进行物价控制。

这就让本地人都感觉不到物价在上涨。

毕竟生活必需品就这些,朱厚照还控制了涨幅速度,草原现在养牛羊兑换的更多是生活工艺品,追求的是美好的生活。

那为了美好生活买单,贵一点也是应该的!

于是草原成了温和通胀的典范,偌大的草原,生生被朱厚照整成了资金蓄水池,进一步延缓了通货膨胀的传导。

又因为草原金券和关内金券不互通,不换汇,印刷厂又让关内金券卡爆了,草原甚至有可能在这两年维持货币总量稳定。

然后建设起来更多居住区和草场之后,牛羊一多,反而会导致原材料价格更便宜了!

草原还有可能走入通缩,算得朱厚照头皮发麻。

结果,朱厚照设计挺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大明的通缩卡死了货币增发的通胀可能,又不敢再跟明初那样大肆印刷宝钞,再把大明的官方信用祸祸了。

最后朱厚照只能用老招数发行“地区币”,将部分金融权交出去。

但他只敢也只能在香港这么做。

具体原因很简单,香港没有产业,只有商业、金融、服务业,需要背靠整个大明的滋养。

那么想要他死,还不简单?

明天下个旨意,宣布琼州岛作为市舶司,直接封岛,将商品挪过去那边交易,直接使用新的货币,或者干脆用金券结算。

那么香港就没了。

但挪到了琼州,问题也会颇多,那就是本地人口太多、土地太多、应对冲突的能力大幅度增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割据势力。

所以,能做自贸区,不能做金融港。

站在大一统的视角来看,金融港最好是小而美。

这样我想怎么整,就这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