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体系,有一个强有力中央之主的时候,或许还能调动所有人一起发力。
一旦中央之主死了,那么四面八方就是各自为政,给你上贡一点食物,大家就能各自安好。
因此,主要要亲自着眼面对整个暹罗平原上,散碎、庞杂的本地势力,一想想这种联系成本,就头疼。
想要廉价快速的开发起整座平原作为未来的粮仓,朱厚照不得不考虑扶持出三四个大封建主,帮助他们完成相对的集权,然后理清本地的土地、物产、以及人口。
等到时候解决了真腊和老挝,就能将目标放在暹罗。
当然,暹罗北部,有八百大甸宣慰司,里头的是宣慰使刀凤年,是最近扶持起来的,基本上完成了对八百大甸的控制。
可以让他南下,给整个暹罗境内施压,让暹罗内部先乱一阵,竞逐出合适的人选之后,在慢慢扶持。
至于八百大甸的土地……
朱厚照思考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单独设立一个都司,未来改组成省。
而且是个内陆省,毕竟八百大甸宣慰司经过这些年的内乱和拆分,北部被三个部分吃掉了。
车里归了云南,清迈西部归了木邦宣慰司,现在的八百大甸只剩下山脉以南的轮廓。
主要族群为傣族,第二大族群是佬族,第三是孟族,接下来才是汉族。
也就是说,其实八百大甸的地盘,相当于现在的泰国西北,首府在清迈。
朱厚照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下,将已经被灭了的素可泰旧都也划入了八百大甸统御范围,这里回头改个名字——叫来兴都司。
然后隔壁的老挝宣慰司一分为三,北部山区部分,一部分划给云南,增加红河地区的区位安全,新增奠边府,防止升龙平原直面老挝山区的部族袭击,这部分算是直接并入大明的关内省府。
然后以万象为核心,最北兼并琅勃拉邦,向南到今泰国的孔敬以北,更名为老挝都司。
南部的话,以占巴塞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处的一个投靠暹罗的小领主土地为核心,更名南掌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