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要家中答应你待在南洋,你要做的应该是娶妻或者纳妾,然后将孩子生下来,照片和书信送过去,他们也就能安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阶看着妈祖的雕像笑着:“高家的互帮互助还是让我羡慕的。不像我那,折腾来折腾去,一点省心的时间都没有。
如今我已位居于此,他们却想着让我跟陛下申请,将市舶司开在上海州。
所以我就在香港娶了一个郡君,吓得他们再也不敢让我打这个申请了。
生怕被认为是有所图谋,或者与宗亲有所勾结。”
“这……这样会不会对未来的仕途……”高拱诧异的看着徐阶。
“会,但不大。”徐阶微微摇头,“郡君不是郡主、县主,她们只是郡王的嫡孙女,迎娶归家之后,架子不会太大。而且这些郡君其实和寻常士绅家的小姐们差不多。毕竟朝廷自弘治之后,对地方家事,都委任亲王来处置。
亲王贪婪者何其多?俸禄可到不了地方宗亲手中,因此郡君她们生活条件有好有坏,但更多还是贤惠的。
你若是真的不想北上,我可以问问内人,看看她的同宗,有没有待字闺中的,与你相亲一二。
这样一来,我这层关系在,想来你的家长们也就不担心你的未来如何了。”
徐阶也不多劝,他之所以给高拱说亲,就是看中他的能力。
高拱可不差,大同会社在京中闹出的事情,也是说明了高拱的能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皇帝对这件事的处理暧昧程度。
他只是流放了这批读书人,并没有牵连读书人们背后的家族。
这就意味着,皇帝认可大同会社,但不希望现在就开始在关内折腾。
这个政治信号,旁人看不明白,他徐阶还是能看出个一二的。
所以,这批人中,只要有能力在未来十几年拥有一批再传弟子的,后世必然有机会出现新的“亚圣”。
投资高拱,其实就是徐阶投资高拱的能力,和为了未来下一步闲棋。
成功与否都无所谓,反正天下太大了,谁知道你这步棋收益如何?
但为了保险不被株连,投资信得过、看得重的人,高拱是他最好的一个选择。
“大屿山到了。走,来了这里,怎么能不去看看拜拜妈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