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点了点头说:“近来,太学府内部有一个研究文明的学派。他们对于历朝历代治理边区的方式进行了总结。
发现,绝大部分时候,边区除了屯戍之外,基本上没有第二种方法来把本地同化。 紧致1V1言情
往往都是王朝末世的时候,本地汉人和少民联合执政,并且为了对抗中枢,于是经常去中原化。
这就导致了这些地方形成了次生文化区。”
“我倒是听说过这个学派,但他们说的不是次生文明吗?”梁储古怪的问。
“次生文明是次生文明,次生文化是次生文化。”毛澄摇了摇头。
“那就换个名词,这两个会容易混在一块,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梁储摊手道,“不过先说说次生文化怎么个解法。”
“很简单,次生文化是依托一个核心或者多个核心,混成一体的。嗯……算了,确实该换个称呼,不能叫次生文化,应该叫支系文化。”毛澄也是一愣,想了一下继续道,“支系文化,是一个文明内部的延展,是次生文明核心的组成部分。
这么说吧,华夏的文明核心一直是多个核心共同耦合。
但伴随着时间推移,几千年来的征伐与交融,外加移民跟开枝散叶,于是产生了海量的支系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最后变成现在看到的几个主干文化区。
燕赵、东北、海岱、山西、关陇、西北、川渝、滇黔、岭南、闽地、两浙、姑苏、江淮、湖广。
以及中原本身,这些都叫主干文化区。
这些文化因为山川地理的原因,形成大片的主干文化区域,但大区域下还有小区域这些小区域是主干文化区域的延展,也就是支系文化,这些暂且不表。
但要明确的是,支系文化拥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而吸纳华夏文化养料生长出来的次生文明,通常是吸纳了某个片区的支系文化核心,最后变成一个与大明对抗的子体。
比如安南。它就是典型的滇黔两广下属的支系文化的再延展,再加上南洋商贸、以及一些中南半岛片段,共同组成的安南支系文化区。
如今,它之所以能对抗大明,不仅仅是因为道路交通不畅这么简单,还有就是安南是个国家。
文明、文化的概念是很宽泛的,所以它需要一个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