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建设兵团的所有投资,镇国府与兵部各四成,陛下出两成。
同时,建设兵团弱化军事职能,转为民兵体系,最高长官改为武备使,以户为单位,发训练俸禄,也就是参与民兵训练的,每年三个月到五个月,视情况和概况而定,按照训练的强度,以及本地的军事等级、以及当地官府的年终分税的百分之三进行给俸禄。
按照省级总分税取百分之三给三十万民兵、府级再出一部分给三万民兵、州级八千民兵、县级一千民兵、乡镇五百民兵的顶额来算。
这样来算的话,直隶省今年分税之后的地方财政是一千三百万元上下,每个人光省级补贴,能分到一点三元。
然后算真定府,大概是零点五元,这样真定府级民兵,就能分到一点八元。
一只往下,分到乡镇,大概是三元左右。
而且民兵的军官,是镇国府退役兵直接转业,本地民兵除非战争升迁,不然只是志愿役。意思就是你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给那些被筛下来的普通百姓,一个希冀。
反正民兵的战斗力是不指望,但必要的时候抗洪抢险救灾,以及后续如果遇到了大战,他们能在一个月内快速动员训练完毕直接扩编上战场。
这才是本次的边防军改革目的。
同时,削弱各地的州府官员的财政控制权,防止世家豪门的出现,毕竟镇国府的招兵准则,一项是走纯化队伍的。
普通的士兵,绝大部分是良家子。
而良家子的定义为,家产百元以内、三代内没有犯罪、以及体格身高都要过得去,并且还需要至少初中毕业。”
“这……这不对吧!初中毕业?!现在什么时代,初中毕业谁愿意当兵啊!”林俊皱眉,“陛下未免也太胡闹了吧!”
“不,一定会有人选择的。”张璁微微摇头,“因为,当兵可以转业,兵可以退入文官序列,但文官不能直接升入镇国府之中担任官员。陛下在遏制地方豪强和未来勋贵直接控制政权的可能。镇国府的兵源会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血液,或许可能被勋贵同化,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能走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世之君必然会重用这些人,尽可能的扩张势力,控扼各地的局势。
最关键的还是抑制豪强,不能让新的豪强出线。”
石珤点了点头,张璁看得很准。
而朱厚照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画一条隐藏的线,给天下人一个名字叫“中产”的天花板。
终究是走上了资本体系,朱厚照是皇帝,他在画阶级天花板,也是在尽可能的降低治理成本。
如果不画天花板,一定会造成地方豪强到了进化的层次,就开始挑战大明整体的治理框架。
所以,必须画这条线来筛选。
到了位置,胜者就升入,败者就沦为尸体,三七分。
底层吃一成,跟着皇帝他们这些顶级勋贵干掉败者的人吃两成,剩下七成就是最顶级的这群人分。
钱什么的,从来不重要,对于朱厚照这种掌控资本的皇帝来说,钱真的只是数字。
但他为什么要设这个门槛?为了防止下边躺平摆烂,以及拥有了足够的钱威胁统治,破坏治理成本。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因为现在,天下很大,还有足够的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