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以南传佛教为主,但受到了婆罗门的影响严重,已经开始出现婆罗门化。”几个黑黝黝的僧伽,对着方献夫施礼之后,一点一点的介绍起来他们这边的画像、风景、以及人口来源。
“根据最新的调查发现,僧伽罗在文化上,应该属于南传西支的部分,最近我们正在最南传教义驱逐婆罗门化。”
方献夫不怎么听得懂他们所谓驱逐婆罗门化是什么意思,但伴随着走下来,他发现了一点。
那就是,大明皇帝陛下在南传佛教区域推行的僧院制,也被搬到了锡兰岛上。
所谓僧院制,即礼部僧纲主管考核的一种僧院宗教体系。
所有的僧人首领,都不世袭,也不一选定终身,而是进行无遮大会雄辩祈福,接着由信徒选举产生住持,最后礼部僧纲裁定,确认就职。
按照僧院体系的安排。
住持在第一届任期满退下来之后,因为不能参与选举,于是可以直接转任监寺。
如果住持病死、或者出意外了,监寺只能作为代理,请礼部安排僧纲司派人来处理新一轮选举。
然后,监寺可以在第二届开始,参与新的选举。
每个县区域,只能存在一个僧院,每个僧院内的官职是。
住持、监寺、方丈。
其中,方丈,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
所以,在任期满两界的僧人,因为不能继续参与选举了,所以只能前往地方担任弘法方丈。
一般情况下有几个出路。
第一,是成为街道的法师,给人办办白事,教人修禅。
第二,成为僧院下属寺庙的驻寺法师。
第三,外出游方,与其他地区的大法师们交流。
为了拉拢这些边区的僧官,朱厚照将一些赈济、福利的职能合并到了僧院之中。
目的也很简单,帮助这些南传寺庙获得信徒,但也要求对方将贝叶经等经文进行翻译,全部进行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