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看着大象上脖子挂着的牌子解释道:“总之别去招惹大象,激怒了它们,可是会踩死人的。”
“大人,问过了,沿海的船票都卖完了只有从漓江北上长沙的船票,长沙那边可以转船。”
方献夫的手下来解释。
“怎么回事?怎么会没船票?”方献夫一愣,不可思议。
这个手下也无奈的说:“大人,开春吹的风是北上的风,大家早就出发了,木帆船都没票了,朝廷的运力紧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很不凑巧,广州这边的蒸汽船,得优先安排藩王部众离开,攘次洲令已经下达数月,所以船都调出去了。
就连广州官府送信北上,只要不是急件,都会从珠江口北上漓江,再入湘江进入长江转道镇江然后北上一直抵达济宁换乘马车,抵达德州之后乘坐铁路北上。
剩下的船,都是留下来应对突发状况的,所以一条都调不动。”
“……”
方献夫皱眉片刻:“罢了,买票,赶紧的,别等到内河航运都没票了。”
“诶,这就去。”这个吏员转出去,然后去每每吃了一顿云吞,才慢悠悠回来。
票他早就买好了,只不过他不是大使,没有权责替他们做决定。
说到底,巴卑儿好歹也是一个朝贡国君主,要是人死在了水土不服的半道上,那真上边可就要开始推卸责任了。
选择走内河,路上消耗时间比海运要多半个月,这里头有任何问题,他可担待不起。
所以,买回来之后,他们就出发了。
毕竟人多,所以包船,直接道灵渠。
从珠江逆流而上,巴卑儿皱眉看着大明内陆的景色,怎么说呢?
到处都是在建设,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清理之后打造出来的河塘、水库,珠江沿岸的水流,被尽可能多的引到更深的山谷之间。
有些还会开始搞自来水,当然不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而是造一座水塔,从山上泉眼前造一个沉淀池,然后接天地山泉水来使用。
通过水泥的水塔的营建,能解决附近五六户的用水问题,水管可以用钢铁,也可以用竹管,只是将原来的水塔变成了水泥质地。
此外,根据朱厚照召集公布,结合京城建设之后,设计出来的《大明民间基建范式模板(草稿)》一书之中,明确梳理了,适合民间百姓居住的,具有采光、通风、防大雨、防涝于一体的万能钢结构玻璃天井。
其实就是将楼梯单独集成在一个角落,然后专门设计一个天井,用来种树和采光,然后天井最顶上用两三层钢榫卯锁紧,撑住最上面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