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的作业,朱厚照肯定不会不去抄。
所以严嵩在延边和熊津搞这个试点,干系了未来发展的样本,张鹤龄就算再蠢,也知道现在不发声就是最好的应对。
而且他也已经打了好几次致仕报告,准备去南京养老,才懒得干涉朝鲜的死活。
多年贪财下来,在朝鲜作威作福了一段时间,猛地发现其实生活也就这样,没啥意思,最上头不还有一个皇帝压着。
就连皇帝自己,也不是说随心所欲就随心所欲的,他在朝鲜当土王,日子比大明皇帝爽多了。
皇帝还得顾忌影响,他在朝鲜,谁家美女不是送?哪路大臣安排子嗣来他地盘发展,不给他送礼?
人口买卖掉价,劳务输出不仅好听,赚得还多。
多年下来,他也学会了很多所以对勋旧派们说:“这样吧,给你们点一个。你们去信沈贞,跟他说让他抓紧完成《吏部稽勋司藩属爵位管理条例》、《国际刑警组织框架》的对接,尤其是赶紧完善属人、属地政策的修改。
这样一来,你们就可以申请大明都司城市户籍。
安排自家的庶子过去,先住上十年,然后再申请深圳州户籍,这样一来你们将所有资金,挪到股市里去。
那边的政策福利如何,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朝鲜这边土地早晚要被拆分权属,乡镇也会发展成小城市。
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会变小。
等严嵩这边消费税收起来了,你们就等着看自家的地,突然某一天被朝廷征收划片,直接变成宅基地和保障房吧。
皇帝要做千古的伟业,但他不是李世民,不需要对世家大族负责。
而世家大族则希望皇帝抓紧完成国内城市的发展,等进入瓶颈,他们投资的边区,就会变成新的增长点,现在过去布局,就是在谋划未来。”
这群人看张鹤龄这般,只能无奈告退。
等他们一走,张鹤龄颇为无趣的打了个哈欠:“朝廷来信了没?”
“回老爷,还没有。”
“有够慢的。哈欠——”张鹤龄又打了个哈欠,过了一会儿打了个盹。
直到黄昏,突然有人匆匆冲进来:“老爷!老爷!大事不妙!京中来了信,太后……太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