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场之上,军令如山,是容不得半点质疑的。
这个时候,只能服从。
按照团长的直接安排,乔明仍然配属到侦察排作战。
和卫奇一起,配合那几个到现在也不知所踪的“毛狗”、“客玛”们。
作为全团战斗力最强的尖兵。
在关键时刻,成为中流砥柱,让全团的防线,更加地稳固起来。
只不过一旦营长和指导员都出现意外,乔明就需要立即接过指挥权来。
就这一点而言,乔明打心眼里希望,这种情况,永远也不要出现。
与营长握手告别后,乔明心事重重,和卫奇一块儿,回到阵地。
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的猛烈炮火,减弱了一些。
变成了不同类型火炮,间歇性的射击。这应该是已经完成了一轮无差别的炮火覆盖。
然后根据高空无人机的效果观测。
评估之后,对一些局部地区,再做补充打击。
这一方面,是要提高打击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节约弹药的需要。
现在的部队,为了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全面战争,早就实现了武器装备体系的全面现代化。
一线部队装备的远程火箭炮,射程动辄都是上百公里,而且都是精确制导。
普通的火炮,也都实现了自行化自动化,都是些快速机动、快速部署、精确打击的先进武器。
那配套的,都是造价不菲的智能化弹药。
以前那种简单粗暴的面杀伤普通弹药,比例倒是越来越小。反而库存不足,物以稀而贵。
简单科普一下,所谓面杀伤,就是实施较大规模的火力覆盖,摧毁大面积整体目标。
现在的强国用兵,一般都是运用高技术武器,直接攻击敌方关键要害。
一上去,就是瘫痪对方整个作战体系的狠招。
任你再庞大的军事力量,只要失去体系配合,不过就是一盘散沙,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那种传统的,对付集团目标的火力投送方式,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
且不说丧尸爆发,已经对军工体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就算正常情况下,临时启动的生产线,要保障这巨量的弹药消耗,也肯定有些吃不消。
哎!这地主家里,也有缺粮的时候啊!
炮击的间歇里,阵地上一片寂静。
已经有所经验的战士们都知道。
可能也就几十分钟,最多个把钟头,第一波的丧尸突击,可能就要来临。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竖起耳朵。
尝试着,去捕捉那看不到的远处,可能传来的,嘶哑的啊呀之声。
那种声音,听过一次,便永远无法忘记。
仅仅十几个小时之前,当防线上的官兵们,第一次近在咫尺地,听到这令人汗毛倒竖的声音时。
那难以克服的恐惧感,就像瘟疫似的,电流一般,传遍每个人的身体。
人们根本无法接受,这种令人牙酸的感觉,在不可知的某一刻,突然来临。
大家都在努力地感知着。
力图更早,更远的,预见到那些东西。
让那令人恐怖的心理压迫,稍微缓和一些。
乔明有点心神不宁。
凭他的判断,这一次的冲击,绝对不会是第一次那样简单。
接下来的时间里,防线面临的,才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