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朝堂上的铁血手腕

好在,国师并没有出手。

那他们的可操作空间,就非常大了。

但没人敢做第一人,

也没人敢做替死鬼。

过了良久,

老臣孙崇山率先出列,他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笏板,声音带着几分愤慨:“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啊!这些改革举措,无疑是在动摇国之根基。旧制延续多年,如今贸然更改,恐怕会引发天下大乱。”

说罢,他激动得咳嗽起来,身后几位与他同气连枝的大臣纷纷附和。

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赵霁华神色平静,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孙爱卿,朕明白你对祖宗旧制的尊崇。但时代在变,若一味守旧,如何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改革势在必行。”

孙崇山刚想以辞官为威胁,

谁知赵霁华却抢先开口:“外祖若是无力,就回家颐养天年吧。”

她给足了尊重,孙崇山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默默退了回去。

这时,张自秋远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改革虽好,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就说这减轻赋税,国库收入必然减少,各项事务的开支又该如何解决?”

他的话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共鸣,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忧虑。

赵霁华早有准备,她微微一笑,“张爱卿不必担忧。朕已命人勘察各地农商业情况,准备扶持新兴产业,开源节流。只要合理规划,定能弥补赋税减少的空缺。”

小主,

然而,既得利益者们如何肯放弃自己握在手里的权利和财富?

大臣们见赵霁华如此坚定,知道劝阻无用。

于是几个权臣暗中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暗中破坏改革。

……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几个世家贵族分坐在长桌两侧,表面上各自翻阅着手中的文书,神色平静,可那偶尔闪烁的目光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太师赵崇义,他身着华丽的朝服,领口处的金丝刺绣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光。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眼神看似不经意地扫过身旁的几位同僚。

那眼神,像是在探寻着什么,又像是在传递着某种隐晦的信号。

这时,孙崇山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看似随意地放下茶杯,却在放下的瞬间,微微抬眼,与赵崇义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两人的目光仅仅触碰了一秒,却似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对话。

随后,下首地孙宏业微微点了点头,极不明显地动了动嘴角,仿佛在说:“是时候了。”

赵崇山问:“那可是你亲外甥女,你不心软?”

孙宏业冷哼:“都不跟我们一条心,那就不是我孙家的人!”

钱立言坐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手中的毛笔在砚台上轻轻蘸墨,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微微侧头,用余光看向另外两人,见他们达成默契,便轻咳一声,放下毛笔,双手交叠在身前,身子微微前倾。

这个细微的动作像是在向众人宣告他的立场。

而礼部侍郎周德润,他的手指不安地在桌沿上划动,眼神有些游离。

在感受到周围气氛的变化后,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与其他几人的目光一一相对。

那眼神中,虽有一丝犹豫,但更多的是决绝。

于是,几个世家贵族暗中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这一眼,饱含着多年在官场摸爬滚打积累的默契,也蕴含着对改革威胁自身利益的恐惧与不甘。

在短暂的沉默后,赵崇义率先打破平静,他微微侧身,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们几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这改革,动了我们的根基,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孙宏业接着说道:“没错,我们得联合起来,暗中破坏改革。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得逞。”

钱立言皱了皱眉头,补充道:“我们得从长计议,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让陛下察觉。”他的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算计。

孙崇山满不在乎道:“察觉就察觉呗!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做些什么?”

赵瞥了他一眼:“她真敢在朝堂上杀人!”

“要我说啊,直接拉动政变来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