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的问题,讨论很久后,学报主要是给学生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便定十文钱。
一张学报,双面,这收入,不够成本,勉强能付个稿费。
幸亏是县学书局,都是专业工匠,成本可控,效率高,不到三日,学报就印出来了。
等九月下旬,快到二十五之前,林向安开始找人预热。
提前将完成的学报,亲自送到周教谕和徐山长面前,让两人过目。
徐山长是知道这事,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内容,颇新奇,问了林向安不少细节问题,还夸赞林向安胆子大,有想法,做的好。
于是在学报还没有发行,却被周教谕和徐山长连连夸赞,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扩散。
一群人半信半疑,但有些人却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
这消息是林向安给了周教谕身旁下人好处,让他帮忙扩散的。
若遇到当面询问的,林向安就统一大家的口径,说初二十五售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文澜书铺当日早上售卖,卖完就没有了。
一些原本将信将疑的人,就在一次上课期间,周教谕不经意提了一嘴后,学报的事,一下子就扩散开了。
原本一旁看热闹的人,纷纷想知道学报底是什么东西?
有人打听出,限量只有一百份之后,就担心自己买不到,毕竟县学好几百人啊!
当日天刚亮,就有学子从县学匆匆赶到文澜书铺,想等书铺开门,能够第一时间买到学报。
然而到的时候,傻眼了,前面来了不少人,正在排队。
有些天没亮,就跑来候着了。
等街上人多了,各铺子开门,就看到文澜书铺排了好长的队,全是书生。
一打听,才知道来买学报的。
什么是学报?没听说过啊?
反正不知道是啥,但县学的学生都来抢着买。
等薛掌柜把书铺门打开,被外面排队的人惊呆了!
还没搞清楚状况,薛掌柜就听到这群人七嘴八舌说买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