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战让黄得功给自己讲一下南方战场的最新变化。
以便自己能做出最佳应对。
这可问对人了。
作为南直隶的实际守护者。
没人比黄得功更清楚眼下的局势。
二人回到黄得功摆放沙盘和地图的室内。
黄得功指着地图为沈战介绍最新军情。
“左良玉亲率二十万大军镇守江西。
目前这里是整个南方战场的棋眼。
只要左良玉站稳了这里。
那么整个南方战场的主动权便全都掌握在党人手中!”
“哦!”沈战顿时来了兴致。
江西成了南方战事的中心,这个说法确实蛮新鲜的。
黄得功敢这样说自然是有充分依据的。
“江西的西边是占据了湖广的张献忠。
张献忠虽灭了我大明的平南西路军。
然其自身也伤筋动骨。
湖广一省包含了湖南和湖北,地域十分广大。
张献忠的十三万兵能做好防守就不错了。
面对陈兵二十万于江西的左良玉。
张献忠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有理!”沈战基本赞同这一观点。
同时沈战也问出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
“左都督,吾素闻张献忠擅于练兵。
为什么他的兵一遇到左良玉就趴下呢。
反倒是那李自成同为农民军却能屡屡击败左良玉?”
明末剿匪记中有一个奇葩的桥段。
李自成天克左良玉。
左良玉天克张献忠。
沈战熟读史书却搞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
黄得功一句话便为沈战解惑。
“左良玉头脑聪明、为人灵活。
他对火器颇有研究。
其军中儿郎多配备火铳、鸟铳。
张献忠之兵虽勇猛却多使用原始冷兵器。
这样的两支军队大规模开战。
谁会占便宜大都督便不难想象了吧?”
“原来如此!”沈战恍然大悟。
左良玉虽然军事素养不咋地,但还是有点脑子的。
他在经年累月的战争中发现了火器的优点。
而背靠大明朝廷的他也有条件弄到一些火器。
广东、福建、湖南皆为产铁大户。
有铁就有钢,有钢就有枪。
慢慢的属于左良玉的火器部队就发展起来了。
虽然左良玉手中的火铳、鸟铳跟沈战的遂发枪没有可比性。
但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火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