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到了耿本康,他直接了当的提出:
“发射筒,我们现在采用的高强度合金钢,重量上倒是符合要求,便于携带,可是它的强度和韧性,并不能承受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
他们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顿时间了,进展有一些,可是却达不到要求;
之前他们也向陈北川提起过,可陈本川每次都用“毛熊人就能达到,你们怎么达不到”这些话搪塞他们;
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
李向东思索了一会:
“尝试过淬火、回火这些工艺嘛,可以试试,提高强度和韧性,另外,咱们可以考虑表面镀铬”
合金钢炼制过程,微小的变化,就会导致结果的差异;
这些都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结果的,光提出建议没用,必须得拿到真章上试一下;
“正好,我手头上的事都忙完了,咱们一起去炼钢室那里,现场调试”
李向东的建议,让同样高材料工艺的苏启光,打开的新的思路,他也很感兴趣:
“走,我也一起去”
三个人很快就到了炼钢室,李向东找到负责人,把工艺调整递给他:
“这上边我都标注好了,麻烦你们,尽快的出一炉钢”
如果是大规模的生产,钢材自然是需要钢厂来供给;
可是他们现在需要的特种钢材,是要用来制造新型火箭筒的,钢材的特性,还需要根据要求调整;
特种钢材的成分和工艺,也是需要精细控制的;
炼钢的工人,平日里对这些科学家,还是非常客气的;
可这次,他们都不太愿意帮忙;
这些人,安排给他们的活计,可不是陈总工那边定的;
他们的组长可是发话了,炼钢室是为项目组服务的,那么自然的,所有的事情,都要听项目总工的;
火箭筒的项目研发完成,总工自然是功成名就,升官加爵;
他们这些和总工在一条船上的,履历上自然也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