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康熙小算盘

胤礽勉励了一番驻守官员及普通工匠,便假意乘坐马车离开了天津。

距离港口几十里地的一个小渔村当中,胤礽和胤禛正围着火炉喝肉汤。

胤礽将碗中剩下的汤一口喝下,满足的打了个饱嗝,看向胤禛,

“两日的功夫,你可在码头上看出了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胤禛仔细回想着这两日在码头上的见闻,迟疑了片刻后道,

“码头上的大部分徭役,衣着都比较规整,看起来不像是普通农夫。”

他们今天下午在这渔村落脚,胤禛便仔细观察过这里的百姓。

就算是村长的几个儿子,身上也都满是布丁,但码头上的徭役,身上的衣物虽然也是粗布麻衣,但补丁的数量却远比不上村子里的百姓。

如今才刚过了年节,正常人都会把最好的衣物在这段时间穿上,在亲朋好友面前挣几分面子。

即便如此,村子里的农夫都比不上码头上的。

可见这里头确实有些猫腻。

胤礽脸上露出几分赞赏,

“你头一次出京办差,能观察的这么仔细已是难得。”

被二哥夸了,胤禛还有几分不好意思。

但更多的却是得意。

“不过却没有抓到最核心的点。”

胤礽眼底闪过一丝危险。

胤禛观察到的东西只是浮于表面,但他却在那码头之上,看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码头征调农夫,这个小渔村应该也在征调范围之内,可这渔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家里,根本无人出去服徭役。

此次徭役的待遇优厚,与当初胤礽在豫州赈灾之时一般无二,只要是缺钱缺粮的百姓,根本抵挡不了这样的诱惑。

但这小渔村的百姓却都抵御住了。

他们难道不缺粮吗?

胤礽虽只来到这里半日,却也能看出来,这渔村并不富裕,甚至贫困的厉害。

那为什么不去服役呢?

建造码头虽然工钱不算多,却能保证他们吃饱饭,总比留在家中饥一顿饱一顿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