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开工了不到一年,因为各种原因丧命的就有好几千人。

若非如此,那守在港口外头招收徭役的官差,根本不用每日都守在那里。

佛尔果充不动歪心思,只是因为施工事故死去的徭役,其实只有两三百人。

连总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如今总算是明白,汉人为何会将“天灾人祸”这四个字拼在一起了。

人的欲壑,有时候比天灾还要可怕。

胤禛顿住脚步,抬起头,看着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竟开始理解二哥的做法。

二哥一进朝堂便掀了户部和吏部的遮羞布这件事,他当初刚入朝堂就听说了。

之前还觉得二哥这样行事不招人待见。

如今再回头看,还觉得皇阿玛对他们的惩罚力度不够。

距离万寿节还有几天的时间,京城之中的氛围开始变得浓厚。

康熙今年四十周岁,在这个人均寿命不足四十的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叫胤礽觉得惊喜的是,纯禧和荣宪也回了京都。

她们二人日日入宫给太后请安,胤礽为了躲懒,也时常守在宁寿宫里头。

康熙忙完了,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每次问梁九功,得到的回答都是在宁寿宫。

康熙都有些吃醋。

可除了吃醋,心中还生出了几分欣慰来。

胤礽能与太皇太后和太后这般亲昵,就说明他不是个薄情寡义的。

没办法,为了找儿子,康熙也往宁寿宫跑。

一时间,太后的宁寿宫成了宫里的香饽饽。

太后如今也不过五十四岁,平常保养得当,眼睛还算好使,所以没多久就看出来了父子二人之间的小别扭。

待康熙走后,太后私底下还劝胤礽,叫他顺着些康熙。

毕竟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康熙给的。

要真惹毛了康熙,他肯定什么也捞不着。

胤礽能如何,只能连声附和他知道了。

知道归知道。

但就是不改。

上辈子他被康熙软禁在毓庆宫的时候,兄弟们都为他求过情,可只有太后冒着得罪死康熙的风险,亲自去看了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