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大人眉头紧锁,声音中透着焦虑:“诸位,这场旱灾持续太久,如今已到生死攸关之时。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想知道各村的具体状况,咱们得合计出个办法,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一个发言的是李村理正,他满脸愁容,声音沉重:“大人,咱李村的情况糟糕透顶。地里的庄稼几乎全干死了,村民们天天去远处挑水,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村里的几口井,水位也降得厉害,再这么下去,连日常饮水都成问题。”
王村理正紧接着说道:“可不是嘛,王村也一样。河干了,井也快见底,村民们为了争那点水,都快起冲突了。现在大家伙儿人心惶惶,就盼着能有个转机。”
张村理正面露难色,叹了口气:“大人,张村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找水源了,可方圆几十里都跑遍了,一无所获。村里剩下的老弱病残,看着庄稼一天天枯萎,都没了盼头。”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各自村落的困境,无一不是满目疮痍、举步维艰。
主事大人听完,脸色愈发凝重,这场旱灾带来的危机,远比想象中严重,若不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整个地区都将陷入绝境 。
主事大人目光扫过众人,正准备开口,却猛地发现,一众理正纷纷发言诉说困境,唯有桃源村的沈理正始终缄默。
他微微皱眉,目光带着探寻,落在桃源村理正身上,出声问道:“怎么独独你未发言?桃源村的情况究竟如何?”
桃源村沈理正不慌不忙,脸上带着几分谦逊笑意,拱手说道:“回大人话,我村的情况,相较各位,算是稍好一些。”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其余理正们投来疑惑目光,有人忍不住低声议论,在这大旱面前,怎会有村子能独善其身?
主事大人及其他理正们,静静聆听着桃源村理正的讲述,脸上满是惊讶与钦佩。
“刚开始,河里还有水的时候,咱村村民们就争分夺秒,一桶桶、一担担地把河水挑去浇地。大家没日没夜地干,就盼着庄稼能多撑些时日。”沈理正回忆起那段日子,神情感慨。
“可谁都没想到,旱情愈发严重,河水很快就干涸见底了。没办法,我们只能转而依靠村里的井水。但井水本就有限,这么多庄稼要浇灌,很快就捉襟见肘。”
“就在大家都觉得绝望的时候,婉兮丫头站了出来,提出打深井的想法。这可不是个容易事儿,既费人力又耗物力,还不一定能成功。可姑娘带着大伙,一家家劝说,组织年轻力壮的后生们成立打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