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里正也是气得不行,他有心饶过他们一次,谁成想他们竟还惦记着要卖二妮,他也下了最后通牒。
“同意就立马签,不同意就去报官,二郎,报官去!”
这贾平凸和刘燕芝还能说什么。
他们就是再舍不得银子,可再也挨不了那三十杀威棒啊,只能黑着脸交出契书,并且签了和二妮的断亲书......
有了他们这个例子,后面以光棍老李头为首的四家认错态度非常好。
他们不但主动上缴偷摘来的玉米,而且还自愿帮全村村民磨玉米粉,只求让他们能熬过这个冬去。
里正冷哼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然你们主动坦白,本里正就给你们这个机会,但要记住,你们五家在咱们村算是有案底的了,再有下次,绝不轻饶!”
随后,他又望向顾瑶,“沈宴家的,这些玉米有六成是属于你们家的,我让村民抬你们家去吧。”
顾瑶看了一眼玉米,才摇头道:“失而复得的东西,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与其我带回家,不如将这些全部捐献给村里学堂吧,咱们村建设起这个学堂十分不易,之前大家都不容易,筹款不到位,还是贾夫子家出钱建的学堂,如今玉米收获了,我们沈家也想贡献一分绵薄之力,就都捐献给学堂吧。”
正合里正之意,他原本也想将这剩余的四成捐献给学堂的,但还是要问过众村民的。
“沈宴家的,你的心意我们都心领了,你不仅能干,而且心怀博爱,真是我们长留村的骄傲。”
对顾瑶鞠完躬,他又问道村民:“乡亲们,这剩下的四成很难找到具体归属,若是均分到咱们每家每户上也不过杯水车薪,不如咱们就效仿沈宴家的,将这剩余的玉米全部捐献学堂,如何?
这样一来,既能表达我们对贾夫子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又能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等造福子孙后代好事,村民又有哪个不会同意。
绝大多数村民还都是正气十足的。
“里正说得对,我们愿意将这剩余的玉米捐献给学堂。”
“是啊,贾夫子为了咱们村的孩子们,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咱们也应该为学堂出一份力。”
“对,捐给学堂,让孩子们吃得好一些,学习才更有劲头。”
……
“行了,多谢大家了,都回家做饭吧,今日下午咱们就正式开始收玉米,关于分成各家找各自队长即可!”
就在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准备回家做饭之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
众人又不由纷纷停下脚步,翘首以待起来。
他们滴个乖乖,见过牛车、骡车、马车,却还没见过这么帅气逼人纵马而来的哩。
瞧瞧那一众健壮的马匹,一看就是气势非凡,再瞧瞧那马背上身着豪服的众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而这一众人群中,当属前面领头的一白一红身影尤为耀眼。
他们是来找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