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也不禁对蒙恬另眼相看。他心想,这蒙恬果然有两下子,分析问题条理清晰,直击要害,难怪能得到太子的青睐。这时,他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开口道:“蒙校尉的计策确实精妙,只是设立烽火台、加强情报收集,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秦国国库虽算充盈,但每一分一毫都需精打细算,谨慎开支。不知蒙校尉可有更为周全的应对之策?” 李斯的问题犀利而直接,瞬间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蒙恬看向李斯,眼中毫无惧色,坦然回应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不过,我们可与边境的百姓合作,让他们协助传递消息。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减免他们一定期限的赋税。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人力短缺的问题,又能减轻国库的负担,还能赢得百姓的民心,可谓一举多得。”
李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心中暗忖,这蒙恬不仅军事上有谋略,还能考虑到民生与财政的平衡,心思如此缜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嬴政听着他们的对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有蒙校尉和李爱卿相助,实乃秦国之幸。只是除了边防布局,军队的内部建设也至关重要,蒙校尉常年在军中,对这方面可有什么独到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蒙恬思索片刻,说道:“殿下,末将以为,军队的强大,根基在于士兵。当下我们可以从士兵的选拔和训练这两个关键环节入手。目前军中士兵来源繁杂,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我们应当设立严格的选拔标准,从秦国各地精心挑选身体素质出众、战斗意志坚定的青壮年入伍。同时,全面改进训练方法,增加实战演练的比重,让士兵们在逼真的模拟战斗环境中不断提升战斗能力。”
嬴政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好,不过训练的场地和教官也是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
蒙恬接着说:“殿下,我们可以在国内多地选址,利用那些荒废的土地设立军事训练基地,如此既不占用宝贵的良田,又能满足大规模训练的需求。至于教官,可从军中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兵,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后担任。这些老兵实战经验丰富,定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兵。”
李斯在一旁插话道:“蒙校尉所言有理,不过在士兵训练的同时,将领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优秀的将领是军队的灵魂所在,一场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的指挥。”
嬴政看向李斯:“李爱卿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将领呢?”
李斯轻抚胡须,缓缓说道:“可以设立专门的军事学堂,在秦国各地选拔有潜力的年轻军官入学。在学堂中,不仅要系统地教授他们兵法韬略,让他们熟知各种战术战法,还要让他们学习治国理政的知识。因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懂得如何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更要明白战争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如何与各方势力协调配合,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