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渠已通,但三晋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赵国,邺城
一位名叫赵轩的年轻人,目睹百姓极寒困苦的生活痛心疾首。他深知官府粮仓定有余粮,只是不肯开仓救济百姓。
一日,阳光明媚,但人们的心情却沉重无比。赵轩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衫,身姿挺拔地站立在城中广场那高高的台子之上。他面色凝重,声音洪亮如钟,向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声诉说着百姓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诸位父老乡亲!咱们每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可到头来为何还要承受如此这般饥寒交迫的苦楚呢?官府本该是咱们老百姓的依靠,应当为咱大伙谋福祉才对!”
“但如今,粮仓明明都已装得满满当当,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再瞧瞧那些大户人家,一个个心狠手辣,为了一己私利,大肆囤积粮食,全然不顾及咱们这些同胞的生死存亡,他们这种行径,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说到此处,赵轩的眼眶微微泛红,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台下的民众们静静地聆听着赵轩的话语,他们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此刻渐渐燃起了熊熊怒火。有人咬牙切齿,有人低声咒骂,还有人已经忍不住痛哭流涕起来。
“咱们不能再这样忍气吞声下去啦!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前往官府,逼他们打开粮仓,发放粮食给咱们!倘若他们胆敢拒绝,那咱们就给他们拼了!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咱们死了,那群老爷们也别想好活!”赵轩猛地一挥手臂,高声呼喊着。
随着他这一声令下,人群顿时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沸腾起来。人们群情激奋,纷纷响应着赵轩的号召,迈着坚定的步伐,浩浩荡荡地朝着官府的方向汹涌而去。一路上,人们高喊着口号,气势如虹,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誓要冲破一切阻碍,为自己争取到生存的权利。
到达邺城令门前,守卫横刀阻拦。赵轩上前理论,邺城令却躲在门后不出。赵轩对着大门喊道:“大人,您看看外面这些饿殍遍野的百姓,您于心何忍?难道非要等到饿死人无数才肯有所行动吗?”
赵轩满脸怒容,义正言辞地大声质问:“你们这些为官者日日不是口口声声说要造福一方吗!如今民众饥肠辘辘、食不果腹,你们怎能忍心视而不见呢?”
邺城令听后顿时恼羞成怒,他气得脸色发青,眼中闪烁着怒火,咬牙切齿地命令手下的官兵前去捉拿赵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之中突然有几位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老妇!挺身而出,稳稳地挡在了官兵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