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谣言就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赵国百姓受到蛊惑,轻易便相信了这些毫无根据的不实言论。
刹那间,整个赵国上下民怨沸腾,群情激昂。人们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愤怒和惶恐不安。他们纷纷收拾行囊,拖家带口地动身出发,如潮水般汹涌地朝着边军大营涌去。
他们此行向边军讨要一个合理的说法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有人从边军那里成功拿到了粮食,活了下来,他们也期望能在边军那里寻得一线生机。
然而此时此刻,李牧却是分身乏术、自顾不暇。原来就在这局势愈发紧张之际,秦军已然调转大军逼近了赵国边境。
这突如其来的威胁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狠狠地压在了李牧的心头,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
刹那间,李牧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边境战事之上,根本无暇顾及国内正在酝酿发酵的这场风波。
尽管李牧心中隐隐觉得事有蹊跷,但无奈边军事务繁多且至关重要。
一方面,他需要指挥军队抵御来势汹汹的外敌入侵,确保国土不失;
另一方面,还要想尽办法安抚军中将士的情绪,稳定军心。可就在他忙得焦头烂额之时,那漫天飞舞的流言蜚语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渐渐地,众多饥肠辘辘的难民也开始闻风而动,源源不断地向着边军大营聚拢而来。
如果此时有人站在高空俯视整个赵国会发现,赵国各地都有长长的队伍向一个方向进发,那个方向就是橑杨!是赵国边军大营!也是赵国最后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