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赛前2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2254 字 6天前

她迅速从药柜中取出玉米须30克。玉米须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不与牛膝产生冲突,能进一步稳定患者的血压,同时有利于清理体内湿气。“既助降压,又防牛膝与西药相冲。”她一边加药,一边默念着思路,直觉告诉她,这是最适合患者的配方。

大师兄轻笑一声,眼中带着几分赞许:“学会用现代病志当使药了。”他说的“现代病志”,是指通过患者的既往病史与症状,结合西医与中医的知识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不仅仅是一次传统中医的诊断,更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实际应用。

林婉儿点头,感受到这一切的深刻与挑战。每一剂方药的调整,背后都是对患者身体的深刻理解与对药性互补的细致把握。她知道,作为一个医者,药剂的使用不仅仅关乎药效,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每一次辨证施治,都是一次对医道的严谨考验。

戌时的灯光依旧明亮,比赛的气氛在紧张与期待中弥漫。然而,突如其来的设备故障打破了现场的节奏。评委们眉头一皱,现场的电子屏幕突然黑屏,无法继续显示病例和药方的配伍方案。时间紧迫,林婉儿的心中却没有一丝慌乱。她深吸一口气,迅速转身面对桌上的三种药材:黄芩、白芍、炙甘草。

在这种突发情况下,她没有时间去精细考虑药材的其他可能性,而是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开始思索如何在有限的药材中找到最合适的配方。三种药材在她心中迅速交织,她的眼神聚焦,眉头微微一挑,知道这是一场关于药理和智慧的较量。

“君臣重构。”林婉儿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心。她迅速取过白芍30克,将它作为“君药”——白芍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肝脾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因气血不和所引发的疼痛症状。“炙甘草9克,为臣药。”她一边熟练地将炙甘草倒入药研中,一边自信地补充道,“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能缓解药效过强所带来的不适。”她知道,炙甘草有温补心脾的作用,并且能使白芍的效力更加温和、持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乃芍药甘草汤,”她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缓急止痛,先护住患者信心。”

她停顿片刻,回头扫视了现场,评委们的目光带着审视,而其他药材的短缺,显然成为了她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药方的佐使显得尤为重要。林婉儿没有急于求成,思考片刻后,她迅速取出黄芩6克,轻轻捣入研钵中。“黄芩炭6克,焦苦入心,止血不留瘀。”她的声音平稳而自信,“应对评委质疑药材不足。”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而其炭焦制后,不仅能止血,还能够有效避免血瘀,化解体内的热毒。

林婉儿将黄芩炭细心研磨,感受到其中药性的强劲。她知道,在没有其他药材的情况下,这6克黄芩炭将是药方的关键,它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应对评委们可能对药材不足的质疑。

最后,她巧妙地转向了外治法,意识到这不仅是治疗,也是自己医者手段的展现。她迅速撕下一角病例纸卷成灸筒,熟练地将剩余的黄芩粉与烛蜡混合,制成了药锭。她将药锭轻轻放置在灸筒内,然后点燃烛火,药香开始在空气中扩散。

“纸灸神阙穴。”林婉儿低声说,神情专注。她知道,神阙穴位于肚脐周围,是调理脾胃、温补气血的重要部位。她将灸筒稳稳地放在铜人身上,黄芩的药效通过这一灸法迅速渗透到病人腹部,辅助内服药物,进一步调理体内气血,增强疗效。

药香与药力在空气中交织,林婉儿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清晰与平静。她深知,这不仅仅是对药理的掌握,更是对“医道”深刻理解的体现。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她没有被压力压垮,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沉稳,将所有的药材和治疗手段完美结合,展现了医者应有的从容与力量。

随着灸烟缓缓升起,林婉儿的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仿佛她已将整个治疗方案掌控于心,知晓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药材的妙用。即使面对不确定的挑战,她依然能稳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