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家宅安宁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2221 字 6天前

他的话语中虽然带着抱怨,但眼神却透露出一份不舍。此刻的文老,似乎并不是单纯的抱怨,而是在寻找着什么,像是有一种责任感驱使着他。脚步轻轻踏入院子,踏在青石板路上,石板的缝隙里挤满了青草,院子的角落里隐约可以看到一些老旧的木制家具,还有几株常年被忽视的药草,任凭岁月风雨的侵袭,依然倔强地生长着。

文老停下脚步,视线落在院子一角,那里的藤蔓缠绕着旧柱子,似乎每一根藤蔓都代表着一些过往的回忆。他叹了口气,缓缓放下手中的红木诊箱,走到屋内。轻推开房门,房间内的空气有些沉闷,尽管四周的窗户已打开,但空气中的潮湿感仍然令人不舒服。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挂满墙上的草药瓶和药书上,眼中有一丝复杂的情感闪过。这个老宅曾经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与故事,而今晚,他终于决定将它交给更懂得这些的后人。

搬家那日,院子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蒋师傅驾着一辆古旧的驴车,慢慢地驶进了新居的大门。车上载满了老家的腌菜坛子,坛子旁堆满了泛黄的稻草,腌菜的味道在空中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浓郁的家乡气息。蒋师傅的驴车“叭叭”作响,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缓慢而稳重。

文老背着手,站在院子的一角,那里是那面爬满忍冬藤的院墙。藤条在夕阳下染上了温暖的金色,蔓延着,不急不躁,仿佛与这座老宅的岁月相得益彰。忽然,他从袖中抖出一张房本,轻轻地拍在手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早让阿辰过户了,”他语气沉稳,面容却带着一丝自豪,“这宅子风水属木,合该种药人住。”他的话语简单却沉重,仿佛这房本不仅仅是一个产权的象征,更承载着他对这座宅子和百草堂的深深眷恋。

外婆忙碌地走进厨房,拿着灶王像,轻轻地贴在新居灶台上。台上的灰尘早已被她一一清扫干净,但供品却与传统不同——那是林婉儿从比赛中获得的镀金奖牌,金色的奖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显得格外醒目。外婆的动作稳重而熟练,似乎一切都已经按部就班,岁月的痕迹早已被她磨平。

而外公则在院子的角落处辟出了一块小小的药圃,他小心翼翼地移栽着文老最宝贝的七叶一枝花。那株植物细长的叶片在阳光下微微弯曲,仿佛承载着某种秘密与希望。外公的动作轻柔而专注,每一寸土壤都像是他自己的心血,缓慢地浇灌着那一片小小的绿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老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疼惜的表情,似乎对于这株七叶一枝花有着特别的感情。“这株算房租!”他一边肉疼地揪着自己的胡须,一边对外公说道,语气虽然带着抱怨,却也充满了戏谑,“等开花分我三成入药...”他说完这句话,眼角微微上扬,笑容里有着无奈,也有一丝难得的满足。

林婉儿蹲在院子的井边,手中拿着一根党参,轻轻地搓洗着根茎。清冷的水珠从党参上滑落,溅起一圈圈微小的水花,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的气息。顾辰逸站在她旁边,低头专心地教外公刷医保电子凭证。外公一脸认真,眉头紧皱,似乎还在适应这种现代的操作方式。那一刻,林婉儿忽然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温暖,仿佛这座新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住所,而是她与家人共同的归属。

暮色悄悄笼罩了院子,药香与炊烟在空气中交织,带着一种温馨的混合味道。她的心情变得宁静,偶尔传来外公的笑声,外婆在屋内忙碌的声音,文老嘴里时不时的骂骂咧咧,都在这个夜晚交织成一种熟悉的旋律。林婉儿抬头望向天空,忽然觉得,申城的梅雨季似乎也不再那么潮湿了。

她低下头,继续洗着党参,手指轻柔地摩挲着那些根茎。外公的艾绒坐垫已经铺在院子的木椅上,紫色的绒布散发着一股暖意;外婆泡好的紫苏姜茶静静地放在她身旁,茶香缭绕;而师父则依旧时不时用那种有些碎嘴的口吻,关切地提醒着身边的一切——这所有的关怀、这所有的细微都比任何祛湿方更能温暖人心。

林婉儿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仿佛这座宅子,仿佛这一片土地,已经悄悄治愈了她心中的所有湿气与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