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收入

随着报纸销量激增,贾东主已经发下话下,过年时每个编辑给二十两的年赏,并且表示这是定例,此后每到过年时都会有年赏。

数额只会高,不会低。

这已经是意外惊喜,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普通编辑的月俸也涨到二十两每人。

翻了好几倍。

这样一来,加上年赏等乱七八糟的收入,每个编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三百两左右!

一个小商行的东主,或是拥地千亩的年收入也不过就如此了。

换算起来其实很简单。

刘姥姥所在的王狗儿家是富农,拥有几十亩自己的土地,加上王狗儿其它的收入,年花销在三十两左右,收入也大抵差不多。

这些编辑年收入达到三百两左右,就是等于十户富农的年纯收入!

这个收入水平哪怕是在京城也相当高了。

年收入可以在相对不错的地段买一幢小院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贾芸也不是钱多的没处花。

这是必然之举。

随着报纸走红,越来越多有权势或是有钱人也在考虑办报。

他们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报。

那怎么办?

当然是从书局这边挖人最为合适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但将来迟早会有。

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自己先涨薪。

随着报纸收入的增加,慢慢增长是一个办法。

猛一下涨到高薪效果更好。

这使得办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原本那些想办报的没有贾芸的印刷术,雕版昂贵,纸张昂贵,还有油墨也昂贵。

再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会打消他们九成以上的信心。

一年砸几千上万两就图个名,愿意干的人会大幅度减少。

这样就算将来迟早会出现竟争者,威胁也会大为降低。

编辑们好处拿足了,对贾芸的忠诚度远高于客卿性质的三位主编。

说难听些,别说一年近三百两,要是贾记倒了又没有新的报社招揽他们,现在三十两一年的收入他们也保不住。

贾瑞就是编辑群里最明显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