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窥探天颜

崇祯帝不至于此。

但要说官员不认识万历,更不稀奇。

万历御极几十年,除了开头的十几年,其后三十年几乎没召过朝会,没见过大臣。

别说普通官员,就算内阁大学士,见皇帝的次数一巴掌都数的过来。

成化帝也是一样。

很少召见官员,内阁大学士多年不见皇帝,成化帝偶尔召见,御前奏对时几个大学士都汗出如浆,诺诺不能言。

最后君臣相顾无言,场面极其尴尬。

首辅大学士万安只能高呼万岁,然后退出。

得了个“万岁阁老”的浑名。

明朝皇帝也真是有意思,朱元璋是古今第一勤政,朱棣是武将型皇帝,整个就是闲不住。

到了明英宗之后,从成化帝开始,世宗也不开朝会,穆宗号称后宫小蜜蜂,万历缩在内宫不见人,光宗刚继位就夜御十女,把自己搞死了。

天启木匠达人,崇祯正常点,但本身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积重难返了。

大周算是汲取了教训。

大朝会一年几次,常朝除了少数节庆假日外也是天天有。

小主,

从皇子时期,每天都要勤学,上午学经义,下午学弓马骑射。

以免养成废人。

成年皇子要历练,料理政务,以此展现才华,争取入继大统的机会。

隆正帝就是在皇子时期,先管内府,后来管理户部,兵部,充分展现了料理政务的能力,这才在义忠老亲王坏事之后被选中。

最少,此时坐在金台上的皇帝是个经过千锤百炼的中上之主。

与此同时,隆正帝也是打量着贾芸。

这位九五至尊也是轻轻点头。

此子,不俗。

身高,相貌,气质,神态都是上上之选。

在没有召见贾芸之前,还有不少人对贾芸的年龄心存疑虑。

这少年太小了,如何有这么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远的眼光见解?

又如何有那么大的胆魄,敢把王朝周期论和天时人口论登在报纸上?

甚至惊动了大周天子,两次敲响景阳钟召集群体商讨贾芸的文章……自大周开国至今,尚无人有与贾芸相同的待遇。

只能说这少年,委实是胆大包天。

就贾芸此时偷瞄天子的胆魄,也不是一般少年人能有的。

一般人从进端门开始就觉得压抑,过了午门,攀上高高的汉白玉石基,进入比普通人家大堂宽和高过百倍的大殿,还有那一路的禁军,宦官,官员……基本上到这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哪还有心思和胆魄去偷瞄天颜?

隆正帝原本紧绷的心思突然放松下来,脸上也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