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并无功名,也无军功,勋贵与文臣两道臣都并无根基,骤然赐官,臣恐物议沸腾,并开幸进之门。况且,臣有意以教化建功,写书,办报,这是臣真正愿为之事,请陛下明察。”
隆正帝没好气的道:“还有买庄子,办工坊?”
“是……”贾芸坦然答道:“臣愿以报纸开民智,兴实业使民富国强。”
“办报纸以开民智,兴实业使民富国强……”
贾芸的话,令隆正帝又一次陷入沉思之中。
这种话,此前也没有人说过。
儒臣的角度,永远是圣道为先,致君为尧舜为第一。
如何为尧舜,便是亲贤臣,远小人。
他们便是贤良,而不同意他们的便是小人……
说着简单,但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
很多皇帝,少年时对这一套也是言听计从。
但长大之后,发觉并不是那么回事。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欲望,所有大臣也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光明磊落。
万历就是最明显一个。
明神宗是张居正等人用心教导出来的圣君模板。
少年万历至青年也确实想按儒臣的明君来要求和约束自己。
但当万历之后发觉朝堂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时,他的内心就直接崩坏了。
“其志可嘉!”
隆正帝隐隐有些明白贾芸的志向和追求。
一则以名,二则以利,三则以此影响世人。
这少年,毕竟不是真的俗人。
真的俗人,写不出天时人口论!
赞了一句后,隆正帝笑道:“然卿于朝廷有大功,朕焉能不赏?”
“传旨:贾芸建言有功,着赐御前带御器械,充三品勋卫,加绣衣卫指挥!”
“赐贾芸麒麟服一,赐紫缰一,赐紫金鱼袋一!”
“赐贾芸嫡长子骑都尉世职。”
“赐白金百两,表里,绢,丝,各十匹。”
隆正帝停了一下,似乎在思索,须臾过后,又朗声道:“赐贾芸博学鸿词科并同进士出身,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