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和卜氏,小竹三人也不值当再自己开伙,便是和伙计们一起用餐。
天清气朗,风和日丽,二进院中摆了五十来桌,离近一些就能闻到肉香味扑鼻而来。
每人都是喜笑颜开,有过年的开心,也有替东主却除麻烦,再上一层的欢喜。
便是贾芸自己,内心也不无放松之意。
到了这个阶段,大半年的时间,自己和母亲的命运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带着也是帮着几百个贫苦少年改变了命运。
足可自豪了。
因为年龄都小,桌上肉菜馒头管够,酒是一律没有。
贾芸自己也无所谓喝酒,他爱的是茶。
可能是在前世时养成的习惯。
那会子他是一个退伍老兵,人到中年,无家无室。
身上还有一些当兵时留下的暗伤,不宜剧烈运动。
文化馆的工作也很清闲,没有展会之类的都不打卡,贾芸每天提着茶杯,慢悠悠到工作岗位,喝茶看书就是一天。
时间久了,对茶也是讲究起来,也颇有一些研究。
好在这个时代茶叶也是基本成型,炒制泡饮的办法和后世一样,贾芸喝着上好的红茶,温润醇厚,香气扑鼻,内心也是觉得平安喜乐。
傍晚时,贾芸看着诸多小伙计搬出松柏树枝,堆成小山,接着放上竹枝,最后点火燃烧起来。
火焰冲天,映照的附近一片火红,烟气弥漫时,又有爆竹炸响的声音,颇有古风韵味。
四周不少人家都是如此,四处都有火焰和爆竹声响。
但也有不少人家是燃放鞭炮,想比有点沉闷的爆竹声,鞭炮声更响亮明快,也更有喜意。
卜氏此时已经领着人包好了饺子,饺子又称扁食,交子,就是要在子夜相交之时下锅,辞旧迎新。
当然这是北方习俗,大约就是在淮河两岸到秦岭西北一带。
再向南,就是汤圆或肉燕,面线之类,吃饺子的几乎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