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和畏惧变化。
前明中期就有不少外来种子进来,但没有官府推动,民间大范围种植用了近二百年的时间才算完成。
主要原因就是小农经济承受不了一丁点的变化和损失。
天时变化,这是无可抗力。
但自己主动求变,有这种胆量的百姓实在太少。
就那么一点地,种了新种子,万一收成减少,或是绝收,他们损失不起。
没有积蓄,损失的就是肚皮,是要饿肚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搞不好,还得变卖家产才熬的过去。
所以光是种子的推广,在民间自主推动下用了二百多年时间这些外来种子才被广泛接受和种植。
另一个时空叫满清捡了桃子。
人口大幅度增长。
但人均主食,肉,蛋摄入都下降了。
全是吃的玉米番薯野菜填的肚皮。
就这,还厚脸皮吹什么康乾盛世。
盛世,整个华夏几千年历史,只有一个开元盛世而已。
其余的,都是治世。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大明的仁宣之治,就算是治世,也就这寥寥无几的几个。
盛世更加难得,是文治,武备,府库充盈,民间富足,这些一样都不能缺。
满清一个准噶尔前后打了康雍乾三代人才打掉,武力怎么碰瓷大唐?
府库充足,也就乾隆中早期有雍正打的底子,拥有几千万两库存银,其余时间都很窘迫。
人均收入,更差的远。
文治,能和群星璀璨的大唐开元年间比?
盛世,只有大唐开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对眼前的这些村民来说,治世盛世与他们无关。
他们关心的就是未知的变化是好是坏。
还有眼前的东主,到底此来何意?
东主的脾性如何,也是关系到他们下一步的选择……
虽然故土难离,实在不行,也只能选择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