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条战线乱成一团。
后阵的得了便宜,直接拔马转身就跑。
将领和贵族弹压不住,弹压一会后,贵人们自己也决定跑路了。
事已至此,他们已经全力以赴,失败了也没有办法。
反正他们只是偏师游骑,能力不足,已经出尽全力,天意如此。
等贵人和将领一跑,骑兵彻底乱营。
小主,
过千骑拥挤在一起,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长铍手在鼓声中奋力向前,戳刺在马背上急的团团转的虏骑。
刀牌手,弓手,不再掩护,也是冲杀出来。
此时人数已经倒转,车行这边士气高昂,厮杀起来全力出击,杀的酣畅淋漓。
等冯唐等人赶过来时,只有遍地尸体和跑散的军马,丢弃的军旗,号角,兵器等物。
三千披甲虏骑,可以算是贾记车行自己击溃的。
而此时跑到十来里外的蓟镇步兵也是看到了这边的情形,将领和步卒面面相觑,他们停下逃窜的脚步,开始自发集结起来。
只有溜的快的,又一门心思跑路的,连回头看的功夫也没有,还在拼力向前跑。
三千步兵,最终有一千来人和军官回到战场。
但刚一回来,就被冯唐下令看管起来。
这帮家伙回来哪有什么好意?
是看虏骑惨败,回来抢功来了。
此役战功不小,冯唐可凭此封侯,最少也能封伯。
其余将领,得到世职的也不在少数。
毕竟这么多年,打败万骑以上的虏骑这是头一回。
又送粮成功,稳固战线,几十万人的北虏必定无功而返。
这军功足够了。
若不是这帮家伙太恶心,分一点也没有什么。
可一群百姓组成的护卫都能血战到底,这帮军人却是跑的比兔子还快。
战功凭什么分给他们?
但凡这帮家伙多顶一阵,实在没办法了才败退,冯唐都不会一点脸面不给他们留。
打扫战场的事,倒是可以交给这群败兵。
发挥余热吧。
贾芸也不在意。
北虏的国力有什么好东西?
就是眼前几百匹马还值得一提,但战马属于战略资源,朝廷不可能给他,那也就算了。
那些兵器之类的杂物,贾芸还真的不屑一顾。
铠甲也就是轻甲,主要是绵甲为主,镶嵌铁叶加强防护力。
也不值钱。
况且贾芸也不能要,要了就是找弹劾了。
就算贾芸有官职在身,他的车行是民间商行,护卫也是民间武力,要战马,要披甲,贾记要做什么?
所以贾芸不会争打扫战场的事,由冯唐部署决断就好。
两人的官职也有差距。
贾芸全是虚职,品阶上和冯唐的二品官相差不大,实权则是相差千里。
但这一次之后,两人在爵位上应该相差不多,所以冯唐安排妥当之后,立刻带人来见贾芸。
贾芸正在带着随行外科医生救治伤员。
在一旁不远处,近百具尸体已经盖上了白布。
都是事前准备好的。
这一次运粮可想而知会遇到突袭,所以贾芸在京城带了好几十个伤科医生出京。
止血,清创,消炎的药材器具也带了不少。
可直接战死的就有近百。
其中好几十个伙计。
少年人,都是十五六岁左右的年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了。
他们都是一副安详神色,没有不甘,不愤,畏惧。
少年人不怕死,只为了同伴和东主而死,并无遗憾不甘。
但贾芸相当不甘。
这些人虽然越来越多,很多人贾芸都叫不出名字了,他记忆力虽好,也要刻意去记才行。
但很多人他都脸熟,有不少能叫出名字,甚至知道其家乡籍贯。
也聊过天,说笑过,一起吃过饭,亲手发过饷。
现在这些少年静静的躺在那里,神态安然,像是睡着了。
他们对东主,对同伴尽了义务,内心平静的离开了。
有几个看到虏骑惨败才咽气,脸上居然有笑容。
贾芸不是不曾经历过,他在前世当兵时,亲手送走的战友也不少。
但眼前这些是少年人,而且是自己带出来的。
这感觉和送走战友又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