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梁管事风风火火地小跑而来,喜笑颜开的道:“徐姑娘,咱家老爷派人捎来口信,山头的地已是有了眉目,不久便能与官府签定租赁契书。”
对面收种子的徐锦贵,最先按捺不住兴奋劲:“那我们得赶着把山头的地开荒了,好的来年下种子。”
锦绣高兴点头,跟官府租用山地之事顺利办妥,她一点儿也不意外。
如他们这一带不起眼的村庄山头,即便不与官府报备,悄摸的开荒也是可以的。
不过,他们两家种山药的事,必然纸包不住火。
租山头花不了几个钱,比租用田地来得实在,在官府过明路,总好过日后提心吊胆。
三日前,梁保长已顺利升任官府主薄一职,日后两家人的买卖多有方便,总不好因为偷荒这点蝇头小利步前主薄的后尘。
“秋收过后村里人都闲着,山地开荒劳物重,等文书下来,我们出些钱请村民们上山帮忙,赶在落雪前将山地的土翻了,赶上冬灌。”
地里采收山药和山地开荒撞到一块,自然需要更多人手,趁着农闲让村里人赚工钱过个好年,未尝不是件好事。
“徐姑娘说的是,小的定当仔细安排妥当。”梁管事说
种山药这件事,徐锦贵从来都听妹子安排,等他对各细节上手了,来年便可减轻妹子肩上的重担。
收完地里的余零子,已是到下午后半晌。
锦绣让徐锦贵把收集到的余零子挑回家,她留在地里跟工人们仔细检查几株长出土外的山药。
想来,今年田沟还是挖得浅,来年无论是田里或是山里的地,都得再往下深挖。
好在冒头的山药从外皮上看,品质仍算不错,紫山药根茎本就不粗,以细长为本,再有月余即到霜降时节,到时候挖采的进度需得赶紧。
而镇上的梁家已经找好了出货口,分别供应几家京城的粮商,到时将山药送往码头,再由四哥与几名管事随行上京。
据说,梁家来年打算扩大自家粮铺的经营,彼时山药放在自家粮铺售卖,不必转手于人,倒是赚回中间商的差价。
深秋的天色暗得早些,锦绣从地里回来已近傍晚。
这个时辰,村民们都在家准备晚食,道路两旁偶尔只见一两条土狗,步行缓慢悠哉穿巷。